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稅助發展添動力 向“新”而進譜新篇

2024年04月26日15:12 |
小字號

工業園區,一座座標准化廠房鱗次櫛比,企業生產熱火朝天﹔

田間地頭,春風拂過老百姓的笑臉,嫩綠的新苗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

數字賽道,一根網線、一部手機連接城鄉對接產銷,電商直播為特色農產品、非遺手工藝品插上“雲翅膀”。

鄉間村落,“開窗見綠、出門見景”,綠美鄉村的悠然閑趣令人心曠神怡。

……

近年來,貴州各級稅務部門不斷優化納稅服務舉措,精准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用“春風服務”將“稅惠紅利”送進各大園區、送到田間地頭、送入千企萬戶,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更暖的服務,全力助推貴州圍繞“四新”抓“四化”,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稅惠蓄力 培育工業發展“新”方向

在銅仁德江機場航站樓施工現場,頂升液壓泵托舉著重約278噸的鋼結構網架,以3cm/分鐘的速度緩慢上升,經過8個半小時的連續奮戰,鋼結構網架頂升到位,標志著德江機場航站區及配套項目向著如期建成又邁進了一步。

在黔南州福泉市,多家貴州省排名前列的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正馬力全開抓生產,全年產能實現磷酸鐵34萬噸、磷酸鐵鋰25萬噸、硫酸鎳15萬噸,前兩項新能源電池材料出品量穩居全省首位。

……

放眼貴州大地,處處可見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爭先,“新質生產力”正在充分釋放“躍遷效應”,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在創新中相互交融、相互激蕩。而這背后涌動著的,是充滿溫度的“稅力量”。

貴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位於大龍經開區,是專業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財務負責人王路濱介紹:“2021年至今,公司已經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減免3227萬元。在稅惠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緩解了資金壓力,增強了加大創新力度的信心和擴大生產的干勁。”

據了解,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稅務局通過打造優化服務、全面告知、主動提醒管理服務矩陣,依托“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工作及相關稅費流程圖”把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轉化為驅動企業發展的動力支撐,助力企業揚帆遠航。2021年至今,轄區內企業有3戶次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共減免4903萬元。

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作為西部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推動產業結構向“新”而行,點燃“量增”的引擎,更是激活“質優”的動能。

為服務企業高水平“走出去”,福泉市稅務局依托“e路黔行·雲稅課堂”管理,將西部大開發政策要點、線上申報操作、表單填寫說明等熱點難點匯編成一張“雲上輔導網”,幫助企業更快、更准吃透稅收政策,並通過“企微稅”征納互動平台“一對一”定向推送,有效幫助企業一次性掃清政策盲點,實現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享受快、准、穩。

“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僅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我們就享受了減免2.4億元。減免稅額轉換為現金流,活躍的資金流使得研發升級新技術和擴建新的生產線速度進一步加快。”瓮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冷國琪表示。

如今的貴州,新型功能材料在全國乃至全球不斷拓展市場﹔新能源產業接連落地,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初步建立……

貴州各級稅務部門通過多種方式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助力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充分運用綠色化、智能化技術裝備對工業重點領域進行節能降碳改造,增強發展新動能,實現工業產業從資源型向技術型、綠色化的轉變。

稅務干部向中草藥採摘員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上門輔導企業及時享受稅費優惠政策。杜汶靜攝

稅務干部向中草藥採摘員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上門輔導企業及時享受稅費優惠政策。杜汶靜攝

稅惠加力 點亮鄉村振興“新”道路

不久前,鬆桃自治縣稅務局稅宣小分隊走進鬆桃縣正大現代高效茶葉產業示范園區開展稅收宣傳時,看到村民們正斜挎竹簍,忙碌的身影穿梭茶壟間,手指翻飛,嫻熟地採摘嫩芽。

“公司這些年能發展得越來越好,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從發票開具、納稅申報、講解適合我們的政策,到我們實實在在享受稅收優惠,都有專門的‘納稅服務管家’來進行專業輔導,稅務部門的每一次‘政策上門’都是一場‘及時雨’。”貴州梵錦茶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世羽表示,2023年全年,公司享受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政策減免稅額23萬余元。

稅務服務似“春雨”,在田間地頭滋潤著千萬幼苗。據統計,2023年以來鬆桃稅務部門開展涉農稅費優惠政策宣傳輔導154次,幫助78戶茶農茶企解決涉稅難題,針對企業特點推出“定制化”服務,推動稅費優惠政策走深走實、落地落細,賦能當地以茶產品為代表的涉農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做到讓“嫩綠葉”成為產業的“興旺葉”、企業的“黃金葉”、農民的“財富葉”,讓稅惠“春風”吹出鄉村振興好“豐”景。

無獨有偶,走進貴州長順八妹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股濃濃的、讓人饞涎欲滴的油香便扑面而來。作為一家集種植、生產、加工及銷售為一體化的綜合性特色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專業從事貴州食品資源開發的公司,該企業採取“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基地+農戶”訂單種植模式,帶動農戶發展種植業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並且,為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滿足市場需求,投入1.4億元成功打造了公司6條生產線和技術裝備,實現生產自動化、管理智能化,單日產量可達10萬件,是之前老設備產能的6倍以上。

“公司能成功升級壓榨菜籽油生產線以及四條全自動灌裝線,離不開國家的好政策和稅務人員多次上門給予我們的幫助。”該企業財務負責人楊軍高興地說道。“稅務部門還針對我們企業的特點,為我們梳理出適用的‘稅費大禮包’。這兩年來,公司享受了累計70萬的免稅收入和24萬的減免稅額,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該企業已開發16個新產品,擁有20余項專利,實現傳統食品工藝與現代食品科學相結合,農科教與產學研相結合。

茶葉、菜油、林菌……不同產業的背后,都有著相同的“稅力量”支持,稅惠春風的吹拂有效為企業、為群眾紓困賦能,也吹動了鄉村振興產業的發展。

貴州各地稅務部門結合當地資源優勢、產業特色,積極上茶山、進田地、入廠房,推行“一企一策”稅收個性化服務,為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納稅人“把脈問診”,將最新最全最優的惠農稅費政策帶到茶葉基地、油茶基地、李子基地,讓“稅紅利”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稅務干部為企業組建上門輔導團隊,積極落實留抵退稅新政策,讓資金“活水”快速回流至企業。張亞忠攝

稅務干部為企業組建上門輔導團隊。張亞忠攝

稅惠提效 護航數字經濟“新”征程

當前,網絡電商平台企業蓬勃發展,數字經濟賦能電商崛起,成為新經濟不可忽視的增長點。

“家人們,我們的酸辣粉兒物美價廉,真正來自大山裡的好貨,多種口味任您搭配,喜歡的仙女們請在1號鏈接下單哦!”“不吃辣的寶貝們,請選擇2號鏈接哦,下單前左上角領取優惠券更劃算哦!”在思南縣經開區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電商直播運營中心,各位鄉村美食“主播”們正在向全國各地直播賣貨,線上銷售“陳薯”酸辣粉。

“我們的酸辣粉每天平均銷售4萬單,電商平台讓我們的產品走出了大山,還通過超高復購率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公司負責人張誠說,在數字經濟時代,希望貴州的優質農產品能搶到新機並真正走出大山。

“眼下正值線上線下銷售旺季,公司想擴大產量,但現金流有點緊張,還好稅務部門及時宣傳了電商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讓公司減輕了不少壓力。”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袁澤杰說。

針對企業遇到的問題,當地稅務部門組織稅費服務專家團隊,送上“個性化稅費服務套餐”,對電商企業財務管理予以輔導規范,幫助企業解決涉稅難題,降低涉稅風險,用“稅動力”助推地方特色產業壯大,加快農業現代化。

稅惠政策讓民族特色產業發展在數字化經濟探索的征程上同樣的更有信心和勇氣。

“屏幕前的家人們晚上好!現在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們瑤族工藝銀飾品……”“現在我們上架的是我們本地特產的青梅酒……”主播們熱情洋溢地向觀眾們介紹著當地特產。為推動荔波縣電商產業更好發展,幫助“大山裡的珍寶”走出去,荔波縣打造荔波縣電商直播示范基地建設,整合電商企業和荔波農特產品資源,提供一體化電商服務,現已吸引入駐8家企業、40余名主播。

為確保電商創業者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助力民族特色產業出山達海,稅務部門組建行業專幫“稅管家”,提供“量身定制”的政策業務輔導。線上開設政策“雲課堂”,梳理推送相關稅收政策、實行24小時在線答疑模式,線下通過網格式上門走訪、電話問訪等方式詳細了解電商企業經營情況,並結合發展規劃為企業打造個性化稅收服務。

“自成立以來,稅務部門十分關心我們的經營狀況,定期上門問需輔導,提供了便捷的辦稅舉措和暖心的納稅服務,去年我們累計開展直播帶貨128場次,直播成交額約860萬元!公司發展漸漸走上正軌。”貴州藝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稅務人員到工業企業指導增值稅稅率下調后的首月申報,了解生產經營情況。趙曉光攝

稅務人員到工業企業指導增值稅稅率下調后的首月申報和了解生產經營情況。趙曉光攝

稅惠添力 彰顯生態文明“新”活力

今年4月征期,距離環境保護稅首次申報時間已滿6年,恰逢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稅務部門以稅費優惠政策作為“小切口”積極撬動企業創新轉型“大作為”,以“綠色稅制”引導和支持企業走創新、環保、生態的發展之路,以稅費服務之力推動各地綠色生態產業行穩致遠。

走進瓮安縣龍馬磷業有限公司,猶如置身於一座現代化的綠色工廠,道路兩側石葉石楠、桂花、櫻花樹郁郁蔥蔥,綠色的環保宣傳牆隨處可見,佔地2500平米的5套大型生產設備背靠青山,恢宏大氣。指著脫硫裝置上冒著白色霧氣的一個蒸汽排放口,瓮安縣龍馬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屈峻峰告訴大家:“這裡排出來的不是煙,而是通過淨化處理達標的水蒸汽。公司投資1.85億元建成黃磷尾氣綜合利用項目,實現了並網發電后,又投資4千萬元升級了煙氣回收管道,做到了黃磷尾氣百分百收集,同時還在蒸汽排放口上安裝了靜電除霧器和環保在線檢測設備,確保能夠實時檢測分析排放指標,實現廢氣達標排放。”

“產品的研發,技術的突破,都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我們能夠放開手腳加大投入,離不開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和稅務部門的幫助,僅今年我們就已經享受了340余萬元的稅費優惠。”瓮安縣龍馬磷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楊新星興奮地分享道。

除了黃磷尾氣實現達標排放,該公司還投資1600萬元建成廠區清污分流及環保站建設技改項目,通過蓄水池收集含磷廢水,在污水處理站進行淨化處理后,再輸送到生產車間進行二次循環使用,實現了污水全部回用於生產。目前,該企業已被貴州省工信廳認定為“綠色工廠”,作為貴州省黃磷行業清潔生產標杆企業在行業內推廣轉型升級經驗。

綠色發展的“浪潮”下,貴州生態環境愈發怡人,吸引各方游客紛至沓來,同步帶動鄉村煥發新生機。

“困牛山村品牌打出來了,越來越多游客慕名而來,我們既幸福又煩惱。”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鞠華國說道,紅色鄉村游興起后,當地群眾將農屋改成民宿、農家樂等,紛紛當起了“老板”,腰包越來越鼓。

然而,鞠華國與“老板們”對如何對接好市場,特別是在辦理經營主體登記、開具發票等方面不甚了解。為此,石阡縣稅務局第一時間成立稅費服務團隊,走村串寨開展稅費政策宣傳和輔導,並建立常態化宣傳與輔導機制,開展全方位、全過程跟蹤服務,及時掌握各經營主體發展狀況和訴求,切實讓稅惠紅利及時落地。

“一開始連發票都不會開,現在我都能熟練算‘減稅賬’了。”困牛山紅色農庄負責人蔡朝英坦言,一路走來,個人的成長及農家樂的發展,都離不開稅務部門的點滴幫助。

在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困牛山村發展起了生態養殖場、綠色加工廠、精品水果園、特色花卉園等產業集群,年均吸引游客近10萬人次前來體驗、打卡。

人間最美四月天,攜手共赴“春之約”。接下來,貴州省稅務部門將緊扣“稅助發展 向新而進”主題,圍繞稅收服務“四新”發力,進一步整合資源、創新形式、用好載體,在助企減負擔、惠民增福祉的道路上一以貫之、向新而進。(龍潤秋、田莉莎、王陽、楊舒穎)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