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紫雲視窗

黃百鐵路貴州段首座智能化拌和站即將投產

2024年04月24日10:25 |
小字號

圖為信息調度控制中心。

圖為信息調度控制中心。

4月23日,由中鐵八局負責施工的黃百鐵路貴州段站前二標3號拌和站順利通過驗收,成為黃百鐵路貴州段全線第一座新建並順利通過驗收的拌和站,標志著貴州段大臨基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黃百鐵路貴州段站前二標正線長37.34千米,工程建設主要包括路基、橋梁、隧道、車站等。3號拌和站位於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境內,佔地面積約17.5畝,主要承擔長沙田大橋、簡戛隧道、巴岩1-2號隧道、紫雲車站、白石岩隧道等8個工點共計約29.5萬方的砼供應。拌和區配置2台180型強制拌和機,最大運距14千米,日最高生產能力達1458立方,可滿足高峰期日生產1364立方的施工要求。

“以往拌和站生產需要人工巡檢,在運送物料和攪拌時會產生大量粉塵與生產噪音,不僅工人作業環境差,同時也影響產出效率。”據該項目總工程師孫榮先介紹,新建3號拌和站建設積極響應滬昆客專貴州公司工裝工藝標准要求,引進“一機雙控”系統,運用網絡技術手段搭載局域網平台,由此實現集群化管理,為拌和站賦予了智慧“大腦”。

圖為拌和站。

圖為拌和站。

"一名操作員,1台電腦,輕鬆控制兩條生產線。”在拌和站百米外的信息調度控制中心,操作手正在進行配料生產,通過調度控制中心向拌和站“大腦”發送生產指令。依托遠程控制系統,信息調度中心內不僅對各項生產數據一目了然,還可以對生產設備進行實時監控,“一站式”管理流程讓操作人員足不出戶掌握一線生產情況與數據信息。此外,操作人員還可通過小程序進行遠程作業,以便及時精確地保障產品質量與進度監控等要求,實現“無人”值守,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大力提升拌和站生產效率。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智能化’引路,可實現黃百鐵路建設全周期的質量可知、安全可控、數據可信與責任可溯。”紫雲指揮部副指揮長張斌表示,自進場以來,施工單位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率”原則,以“數智創新”提升管理效能,有序推進了項目建設進度。(文/圖 劉磊、李志峰)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