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桐梓縣馬鬃苗族鄉龍台村:苗與蘆笙 笙笙不息

2024年04月24日15:2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熊金剛調試簧片。王印攝

熊金剛調試簧片。王印攝

解放初期,重慶萬盛、綦江、桐梓鬆坎等地的苗族人民陸續遷徙到桐梓縣馬鬃苗族鄉居住。隨著苗族人口的遷進,其苗族的文化載體蘆笙也隨之而來,蘆笙制作技藝的傳襲也在馬鬃應運而生。

走進桐梓縣馬鬃苗族鄉龍台村,蘆笙制作傳承人熊金剛正在專心致志地制作蘆笙,打磨笙斗、開笙管孔定位、組裝笙管、放置笙簧片、調音等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蘆笙半成品。王琨榮攝

蘆笙半成品。王琨榮攝

“最難的是裝簧片,簧片要反復調試,要調到這個單音准確,和音協調。”蘆笙制作傳承人熊金剛一邊小心謹慎地用小刀削簧片,一邊介紹蘆笙制作技巧。

看似簡單的蘆笙制作,除了需要制作人的精雕細琢,還需要有一定的樂感和木工技術。蘆笙制作是一項相對枯燥的技術。今年41歲的熊金剛,懷著對蘆笙的熱愛,在2018年時開始學習蘆笙制作,一直堅持到現在。

熊金剛組裝笙管。王印攝

熊金剛組裝笙管。王印攝

“在我們苗族當中制作蘆笙是門技術活兒,銷售蘆笙的市場也比較狹小。現在村裡的年輕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沒有幾個人會制作蘆笙了,制作蘆笙的這個技術活也沒有能很好的傳承下去。像熊金剛老師這樣,確實也不容易。”馬鬃苗族鄉龍台村村民楊少國介紹,熊金剛為了更好地學習制作蘆笙,將蘆笙制作傳承下來,他選擇留在家裡專研蘆笙。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人。蘆笙作為苗族同胞最具代表的樂器,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成為了苗族同胞的文化瑰寶。2022年,其制作技藝被列為桐梓縣第五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苗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發生了改變,蘆笙的吹奏和制作也在慢慢地淡化。

熊金剛調音蘆笙。王琨榮攝

熊金剛調音蘆笙。王琨榮攝

“目前,在我們村就是我一個人在制作蘆笙。以后,我也會堅持做蘆笙,繼續專研蘆笙,把蘆笙制作的品質提高,做出更多精品的蘆笙,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參與蘆笙的制作,把這個蘆笙文化傳承下去。”蘆笙制作傳承人熊金剛堅定地說。

馬鬃苗族鄉龍台村是桐梓縣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一個村落。近年來,馬鬃苗族鄉龍台村全村立足苗族特色文化優勢,以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為抓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釋放苗族村寨的活力,展現新時代下苗族同胞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村民們用剛做好的路上吹奏。王琨榮攝

村民們用剛做好的蘆笙吹奏。王琨榮攝

“作為我們的少數民族干部,一方面我們需要自身帶頭去學習蘆笙的這個吹奏和制作的技藝﹔另一方面也要引導我們的苗族同胞去傳承和保護好我們的蘆笙技藝,讓我們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源遠流長。”馬鬃苗族鄉龍台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志賢說。(萬蓮蓮、王琨榮、王印)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