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新春走基層丨“消失”的母親河回來了

陳康清 李永馨 潘佳倩
2024年02月06日08:1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1月26日,被封蓋近60年的貴陽母親河——貫城河首次揭蓋182米河道,宣告復涌。歷經9年的系統整治,“消失”的母親河回來了。

“這裡原來是一條河呀,這麼多年,我們都不知道!”這,無疑是貴陽貫城河揭蓋后群眾發出的最多感嘆。

夜晚時分,太平路潮匯街區光影繽紛、人潮涌動。郭然攝.jpg

揭蓋后的貫城河。郭然攝

作為老貴陽城的中軸線,貫城河流經貴陽市中心,最終流入貴陽市南明河。

從明朝開始,貴陽的城建與發展就緊緊圍繞貫城河展開,這條河,承載了很多老貴陽的歷史記憶。

“河水清清、魚游淺底,兩岸翠竹、綠樹成蔭。”回憶起貫城河曾經的美,91歲的周詩若老人如此形容。

民國初年貫城河上的太平橋。資料圖

民國初年貫城河上的太平橋。資料圖

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大、人口的增多,貴陽貫城河兩岸的空間不斷被擠佔,生活污水等開始往河裡排放,貫城河的水質嚴重惡化。

河兩岸“河干風景如圖畫,時見賣花人過橋”的美景,河中“一磐聲隨流水度,雙欄影倩夕陽描”的愜意,已然不復存在。

“太臭了,看著是‘醬油水’,聞著是‘臭水溝’,路過都要捂著鼻子。”談及那段過往,老一輩貴陽人的回憶中滿是惋惜。

受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貴陽對貫城河的治理辦法是加蓋。

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貫城河80%的河段被加蓋,大部分河段被澆筑蓋板用作人防工程、臨時停車場、夜市、商場等。母親河“消失”了。

貫城河被覆蓋后建的美食城2023年已被拆除。雲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貫城河被覆蓋后建的美食城2023年已被拆除。雲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時代變遷,貴陽城市快速發展,面對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渴望日益增強,如何拯救貴陽“母親河”,還水於城,還河於民,成了亟待解決的難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12年,貫城河開啟與南明河同步治理軌跡。

“貫城河水質從劣Ⅴ類到Ⅲ類標准,前后9年,實屬不易。”談及貫城河的“9年煥新路”雲岩區水務局黨組書記王志杰歷歷在目。

首先,設立“河長制”,改變“九龍治水”的局面。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為核心,實施黑臭水體治理工程,並聘請國家團隊全程參與治理效果跟蹤評價。

從包括河道清淤、修復截污管網等內容的河道綜合治理,並對貫城河流域9條排水大溝進行雨污分流,有效降低截污溝負荷。

貴醫再生水廠出水口水質清澈。陳飛宏攝

貴醫再生水廠出水口水質清澈。陳飛宏攝

除此,還在貫城河上游修建貴醫、六廣門等2座下沉式再生水廠,每天為貫城河流域提供10到13萬噸生態補水。

經跟蹤監測,至2021年,貫城河水質達Ⅳ類標准﹔2022年至2023年水質進一步穩定提升,可以長期達到Ⅲ類標准,實現了黑臭水體向優良水體的徹底轉變。干涸了近20年的貫城河主河道重新恢復了生機。

“母親河”回來了。揭蓋當晚,數萬市民到場見証。

帷幕拉開,河道內是潺潺流水,河兩岸是流光溢彩,音樂縈繞在耳畔,熒幕輪播著泛黃的老照片……歡呼聲,感慨聲,驚喜聲碰撞著不絕於耳。

“在貫城河邊長大,賣魚的、打水的,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看見母親河‘重生’,兒時的記憶瞬間涌上心頭。”看著貫城河復涌,年邁的“老貴陽”王奶奶雙眸熒光閃爍,“你看,現在的貫城河多漂亮,全是新鮮事物,我們老了,貫城河卻‘年輕’了不少。”

或許,貫城河煥發新機的河道內流淌著的不僅是源源不竭的清水,也是兩岸欣欣向榮的動力,更是一縷抹不掉的鄉愁。

三階段對比

貴陽貫城河的變遷。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委員、貴州省委原書記孫志剛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本報北京2月5日電 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貴州省委原書記孫志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經查,孫志剛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違背“兩個維護”政治原則,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力,陽奉陰違,搞“七個有之”,任人唯親,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在干部考察中搞非組織活動,對抗組織審查﹔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多佔住房,在生活保障方面謀求特殊待遇,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旅游安排﹔違反組織原則,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廉潔底線失守,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通過民間借貸獲取大額回報,利用職務影響為其子經營活動提供幫助﹔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失管失教﹔將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力異化為謀私的工具,大肆收錢斂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承攬、股份認購等方面謀利,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拓展銷路助就業(新春走基層)
  “這是第一批500條牛仔褲,用手工蠟染,配手工苗繡,年輕人特別喜歡!”胳膊上搭一條蠟染褲子,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村民楊文麗笑呵呵地走出了苗繡車間裡的直播間。 楊文麗的苗繡車間,就設在化屋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