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包師傅“馴龍記”【4】
2024年01月12日15:5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六龍鎮荊州社區臨街的一間鋪面裡,包全正在用傳統技法編織竹龍,為當地春節期間的龍燈藝術節做准備。
今年54歲的包全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自幼受家鄉傳統舞龍文化藝術影響,對竹龍制作情有獨鐘,8歲左右開始為編織竹龍的父親打下手,不到20歲便能熟練掌握傳統竹龍編織技藝,成為遠近聞名的“包師傅”。30余年來,包全結識了不少舞龍愛好者,且每年都有不少人會主動上門義務幫助編織竹龍。在大伙眼裡,包全的竹龍編得好,而且舞龍技術也很了得。在他看來,編織竹龍和舞龍都得精通,這樣制作出來的龍才會更有靈魂。據了解,一條傳統竹龍從選料、破竹、編織、糊紙、上色一直到組裝需要400多道工序,制作周期長達2月之久,一般人沒有非常大的愛好很難堅持。包全介紹,編織好的竹龍也需要磨合,在舞龍前,他都要先進行關鍵的“馴龍”環節,將點燃的火燭放在竹龍各關鍵點,高溫使竹龍的各部分貼合得更好,讓舞龍人更加得心應手。包全是目前當地少數掌握傳統竹龍編織技藝的傳人。在他看來,傳統竹龍編織技藝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自己有責任掌握好並傳承下去,讓大家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生活中充滿希望和力量。“當看到舞龍現場一張張笑臉,開心的表情,就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包全說。(文/圖 羅大富)
![]() | ![]() |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