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裡萬潮:去鹽井 享受向往生活

臨近大雪,寒意從四面八方襲來。驅車從香爐山南大門往鹽井村駛去,一路上,不乏晨起跑步鍛煉之人,他們衣著單薄,渾身散發著熱量,絲毫不懼這冬日裡的寒冷,與這天氣對比鮮明。
不到5分鐘的車程,鹽井村鹽井組便映入眼帘,村支書楊秀杰按照約定已經早早地到達等候。
村裡的民宿。
“走,帶你們去看看我們村的民宿。”楊秀杰單手一揮,帶領著我們向民宿走去。
“鐺鐺鐺”,步行幾分鐘,穿過村子,一棟木屋旁,廚師們正圍站在戶外廚房裡,洗菜切菜、煎炒烹炸,熟練地操作著鍋碗瓢盆,不一會功夫,本地食材被制作成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香氣四溢,令人垂涎。
舉目四望,隻見幾棟木房經過微改微建,已是嶄新模樣,房間裡搭配著大落地玻璃窗、瓷磚地板、燈光空調、桌椅板凳,院壩上有序鋪陳著整齊的透水磚,院子裡小魚池流水潺潺,院子邊挺拔的橙子樹,幾顆橙子“戀戀不舍”地高挂樹上,還有竹子、柿子樹以及叫不上名字的花,一切都相得益彰,心之所向,大抵如此。
民宿。
“這裡以后就是客人們的‘共享廚房’,大家可以在這裡大展身手,做拿手好菜!”楊秀杰介紹著。
“往這邊看,這裡是收銀台,旁邊是小包房,樓上是茶室,另外幾間房將作為餐廳,到時候游客們就在這裡休息吃飯。”楊秀杰邊比劃邊介紹。
鹽井村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香爐山腳下,村寨緊靠中華醫學文化園,距凱裡市中心8公裡,區域優勢明顯,交通便利,鄉村旅游發展勢頭較好。
民宿內飾。
“這些房子以前都是村裡的閑置房,房子周邊雜草叢生,有些還存在透風漏雨,主人家已有其他安全住房,所以也不怎麼管了,我們就統一收儲過來改建發展民宿餐飲,也想借此機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聽著楊秀杰的述說,難以想象木房曾經的模樣。
據楊秀杰介紹,今年以來,為推進鹽井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該村在萬潮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引進貴州雲村農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新型經營主體+村黨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盤活閑置木屋庭院資源,發展生態種養殖,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民宿餐飲項目,打造以庭院美食、休閑娛樂、社交團建為特色的鄉村庭院美食生活集,讓游客有景看、有地玩,農戶有事做、有錢賺。
過路燈。
“房子周圍的田土我們也流轉過來了,種上菜,養點魚,游客可以在此體驗採摘烹飪樂趣。我們目前主打原生態,村裡面土雞土鴨土豬多,可供游客挑選,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農戶還能在民宿裡打工,得‘雙份’收入,兩全其美。”展望未來,楊秀杰充滿了躊躇滿志和信心。
木房經過微改微建,已是嶄新模樣。
截至目前,該村已打造民宿4棟,共設置有餐廳包房6個、茶室1個、戶外廚房2個、臥室2間,並配置有淋浴衛生間等基礎設施,一次性可容納游客60余人,預計於12月22日正式運營,屆時,歡迎“遠方”的朋友來做客,感受鄉土,尋覓鄉愁。
“這麼近,那麼美,下班去鹽井。”尋個空閑,攜三五好友,去鹽井,或把酒言歡,或圍爐煮茶,放空隨想,慢品時光,共享向往的生活。(圖/文 潘湘春、龍治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