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三個三”強舉措 全力推進“強村富民”行動提質增效

今年來,客田鎮嚴格落實“強村富民”三年行動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兩強兩富”目標,堅持在組織建設、資產盤活、產業謀劃等方面持續發力,以“三個三”強舉措,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三個“建強”,夯實黨建基礎
建強領導機構“中樞紐”。成立鎮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專職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的鎮級“強村富民”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推一級、層層壓實責任的工作推進機制。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強村富民”相關工作,鎮黨政主要領導堅持深入一線調研指導,各聯系村(社區)領導具體抓落實。
白山羊養殖場。
建強村級組織“戰斗壘”。對照“五好雙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標准,結合村(社區)“兩委”班子履職情況,優化調整村黨組織書記1人、副書記1人、其他村“兩委”干部3人﹔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學習制度,定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培訓,培養一批“有能力、能帶動、善治理”的村級組織帶頭人。
建強后備力量“儲存庫”。採取“五個一批”方式加強村級后備力量儲備,實施雁歸工程回引一批、致富能手培養使用一批、干部能力培訓提升一批、村級定向推薦一批、鎮級擇優選派一批,充實各村(社區)優秀人才儲備庫66人。同時,加強感情聯絡和信息溝通,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頂得上。
肉牛養殖。
三個“做強”,壯大集體經濟
做強運行架構“搭架子”。對照陣地建設、組織設置、管理制度“3類13條標准”,完善鎮村兩級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組織架構,成立客田鎮集體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制定了《客田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考核辦法》,優化利益聯結、獎勵激勵、集體分紅等制度。
做強閑置資產“添活力”。對鎮內財政專項資金項目、涉農整合資金項目以及集體經濟所有項目等各類資金資產進行全面摸底排查,認真分析研判,找准閑置“病根”、開好盤活“藥方”,讓“沉睡”的資金資產“活躍”起來。該鎮客田社區的生豬代養項目,前期由於環保問題被閑置,經該鎮閑置資產盤活專班的努力協調,於今年年初恢復正常運營,截至目前已出欄生豬3150頭,助推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
烤煙產業示范基地。
做強實體經濟“促振興”。積極探索“黨建+”發展路徑,深入推進村級黨組織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創辦實體經濟“客田聯動超市”1個,營業收入達5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領辦烤煙產業示范基地2個400畝,預計全面交售后收入達212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77萬元,帶動7000人次勞動力就業增收﹔建設飼草加工廠1個,今年將兌現分紅6萬元。此外,集體經濟還入股烤煙育苗大棚、肉牛養殖以及飼草種植等項目。目前,全鎮1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益均在5萬元以上,其中客田社區、馮家村和黃家村收入更是突破了50萬元。
三個“加強”,發展富民產業
加強農技保障“賦能量”。積極對接各級農業產業發展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到鎮開展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組織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戶、返鄉創業人員等外出學習培訓,汲取先進經驗,學習優秀做法,著力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鄉土人才,為“強村富民”行動推進提供農技人才支撐。目前,已組織開展農技培訓指導1160人次。
飼草種植。
加強傳統產業“激潛能”。該鎮立足自身烤煙產業發展歷程久遠的優勢,持續鞏固全市烤煙產業鄉鎮第一的發展地位,今年共計發展烤煙產業9600余畝,帶動勞動力就業6.7萬人次,實現產值4000萬元以上,助推人均增收2500元左右。立足自然條件優勢,加強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共發展白山羊養殖場6個,年出欄1500隻左右﹔肉牛養殖場4個,年出欄300頭左右﹔以家庭農場為發展模式,發展牛羊養殖戶36戶,存欄共3200余隻(頭)。
加強新興產業“提速度”。該鎮始終堅持把產業發展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立足資源優勢,認真謀劃實施,著力打造“優質羊肚菌”“精品水果”“高產飼草”等新興品牌產業,管護發展羊肚菌500畝、黃桃200畝、飼草1000畝、辣椒1500畝、茶葉1200畝、高粱2000畝等,全鎮產業正蓬勃發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進一步帶動農戶就業增收。(圖/文 張銀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