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

江口: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

2023年09月21日15:27 |
小字號

金秋九月,疊翠流金,秋高氣爽,碩果盈枝。近日,湘鄂黔渝邊區縣(市、區)政協工作聯系會第38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銅仁市江口縣舉行。52個參會區縣政協齊聚江口,圍繞“聚焦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主題,集思廣益、博採眾長、聚智聚力,不斷深化湘鄂黔渝邊區縣(市、區)政協工作聯絡合作,深入交流經濟社會發展經驗,攜手同行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共同繪就武陵山區生態文明新畫卷,共同譜寫綠色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近年來,江口縣聚智聚力抓好生態保護發展和生態價值轉化,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城市風貌.

城市風貌。

厚植綠色生態屏障,夯實生態發展基礎。全力做好梵淨山國家公園創建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嚴格落實梵淨山保護條例和錦江流域保護條例,全面推行“林長制”“河長制”和長江流域十年禁漁,成為全省唯一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國家級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激勵縣,江口縣森林覆蓋率77%,穩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今年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貴州主場活動在江口縣舉行,梵淨山被授予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持續抓好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7.8%,全縣全部水體為II類以上,縣城及鄉鎮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標准。持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加強常態化巡河護漁,放流魚苗150萬尾,有效促進了漁業資源恢復和水域生態環境改善。

梵淨山。

梵淨山。

推進礦山資源集中開發區一體化保護修復,完成4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深入推進全域綠化“六綠”攻堅行動,成功申報為省級人工商品林純林樹種結構調整試點,縱深推進42.52萬畝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武陵山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和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進一步提升河流、林業、農業生態功能,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先后榮獲國家級“碳匯城市”、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區、中國十大生態旅游景區、全國100個最美麗的地方、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等品牌稱號。

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壯大生態產業發展。圍繞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和國內一流康養度假目的地,加快梵淨山文化旅游創新區建設,大力推進魚糧溪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和梵淨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兩大”度假區建設,大力實施百所高校結緣梵淨山、百萬師生暢游梵淨山、百場活動助力梵淨山“三百工程”,大力抓好經營主體培育、業態升級、服務質量提升、盤活閑置低效項目攻堅“四大行動”,大力舉辦馬拉鬆、自行車等系列賽事活動,深入推進文旅融合、體旅融合。

江口縣發展農業。

江口縣發展農業。

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導向,扎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生態茶、冷水魚、中藥材和蛋雞養殖“3+1”農業主導產業,發展生態茶15.97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抹茶生產基地﹔發展冷水魚規模化養殖基地13個,年產量突破7000噸,建成全省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成為全省唯一一個“一縣一業”冷水魚產業縣﹔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5.2萬畝,攻破淫羊藿育苗技術難關,建成全國最大的淫羊藿育苗育種基地,江口淫羊藿被列入全省種苗繁育保護名錄,成功申報全省中藥材產業集群示范縣,4家本土企業申報貴州省“定制藥園”,正在開展國家級中藥材產業園申報工作﹔依托梵淨蛋谷,大力發展500萬羽蛋雞產業,全縣蛋雞規模養殖場達14家,存欄蛋雞達200萬羽。

江口先后被授予全國農產品安全質量示范縣、中國抹茶之都、中國冷水魚之鄉等稱號。圍繞“生態食品飲品藥品”產業發展思路,依托貴茶集團、農夫山泉、屈臣氏等龍頭企業,大力推動10億級梵淨抹茶、30億級健康飲用水產業、凱德小分子水項目,江口縣獲評“優質天然飲用水發展區”,貴茶集團、農夫山泉榮獲省級“綠色工廠”,貴茶集團、苗藥生物和銅江生物成為“專精特新”企業。依托豐富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上、林中、林下”立體林業經濟,推動綠色林地變身“金色寶地”。與湖南森海碳匯公司合作開發林業碳匯100萬畝,已實現碳交易100萬元﹔積極探索商品林活立木交易改革試點,2025年可實現交易額1億元以上﹔大力發展“林+藥”“林+蜂”“林+旅”等林下經濟,實現總產值7億元以上。

簽約儀式現場。

簽約儀式現場。

推動綠色生態轉型,探索綠色金融轉化新路徑。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改革,建立生態產品開發和生態產品價值交易體系,編制形成了《江口縣生態產品目錄清單》,著力解決生態產品產權不清、權責不明、權益不落實、開發利用受益與保護修復責任不對稱等問題,為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基礎支撐和產權保障。深入推進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縣建設,完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交易局、梵淨生態產品運營管理公司組建,挂牌成立綠色金融發展中心,建立生態產品價值運營體系,有效打通了生態-金融-經濟之間的轉換通道。去年,江口縣創新設立“梵淨生態賬戶”,被《人民日報》頭版宣傳評價為貴州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

截至目前,累計建立“梵淨生態賬戶”4368個,授信金額2.55億元,利用“梵淨生態賬戶”積分發放“梵淨生態貸”1496筆2.05億元。

圍繞“暢通綠色金融”渠道,促進生態資源“變現”。江口縣以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為主線,以梵淨生態賬戶為載體,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價機制、保值增值機制、開發激勵機制、保護補償機制、跨區域合作機制,加快推動全縣生態產品價值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變現,讓更多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讓更多群眾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努力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奮力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圖/文 江口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