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版愛樂之城 | 路邊天然live成文旅破圈“流量密碼”

陳康清 顧蘭雲
2023年09月21日08:56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最開始的那場音樂會是盛夏7月的某天……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從歷久彌新的大覺精舍逛完古色古香的宅院,順勢而下,代替青灰瓦調建筑的是悠閑素雅的電台街,一路兼備文藝氣息與煙火氣,再往前走便是吃貨天堂的民生路,品嘗當地特色小吃后,沿街上坡,映入眼帘的便是明代始建的文昌閣,登上城牆,有一種穿越百年的愜意。

遠遠聽到劉若英的《后來》,往人群裡走去,原來是一場音樂會。城牆邊上的現代音樂會激情上演著,厚重歷史與青春熱血的碰撞交融,催生出一場場別具一格的“路邊音樂會”。

從日落黃昏唱到華燈初上,自7月21日的周五開唱以來,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文昌閣的音樂會便以火熱的現場氛圍和接地氣的演出風格迅速火爆全網,網友們參照其演出場地,親切地將這場極具煙火氣息的音樂會稱為“路邊音樂會”。

從本地人的自娛自樂,到引發全網關注,“路邊音樂會”搭建了音樂愛好者交流交融平台,逐漸發展成群眾共聚共樂的音樂盛會、共享共娛的街頭音樂嘉年華。

“路邊音樂會”的開啟,為城市的夜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它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貴陽的熱情與浪漫,也讓這座城市煥發出全新的活力。人們紛紛加入其中,在音樂與文化交融的氛圍中感受到屬於貴陽的城市浪漫。

一場場音樂會,累計吸引上萬名觀眾到場圍觀,舉辦8場,直播5場,在全網點擊量累計達到114萬次。截至目前,相關“路邊音樂會”內容全平台瀏覽量超過1050萬+,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地被刷新……

“路邊音樂會”現場人頭攢動,等待開唱。人民網 顧蘭雲攝

“路邊音樂會”現場人頭攢動,等待開唱。人民網 顧蘭雲攝

純粹是“出圈”的流量密碼

純粹的初衷,0門票。“‘路邊音樂會’從去年底開始策劃,致力打造全民共享的城市‘音樂+’街頭文化聚集地。”說起舉辦“路邊音樂會”初衷,雲岩區委宣傳部周文佳侃侃而談,策劃團隊通過溝通討論,發現貴陽的夜間演藝文化較少,且僅有的夜間文化活動是有消費門檻的,便從音樂的角度下手,打造無門檻、全民共享的夜間街頭文化。開展音樂會為市民提供新型的文化供給,同時打造貴陽“愛樂之城”的音樂氛圍,將文商旅融合起來。讓人們通過音樂來認識和喜愛貴陽,形成聚集效應,來到貴陽旅游、生活。

純粹的形式,0舞台。文昌閣是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文物,是本地人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省外游客打卡的必經之地,將演出的地點設置在極具代表性的文昌閣老城牆底下,是不二之選。老城牆與新興潮流文化的碰撞,更符合當地的音樂氣質和音樂文化傳播需求。第一場是在文昌閣路邊的廣場上,沒有舞台,觀眾圍起來就成了舞台。從第三場出圈后,觀眾越來越多,為了觀眾觀看便利和保持“路邊音樂會”的接地氣,主辦方沒有刻意搭建舞台,順著台階上便形成了天然舞台。沒有燈光、門票、座位,隨音而舞的“路邊音樂會”,上演了一場場群眾自娛自樂的走心音樂狂歡。

純粹的演出,0演出費。演出的第一支團隊是由音樂愛好者組成的,裡面有工程師、報社的記者等各行各業的人,這群熱愛音樂人同時也有想做音樂會的訴求。一拍即合之下,貴陽市雲岩區委提供場地和保障等服務,音樂愛好者們傾情演出,便促成了第一場“路邊演唱會”。“折耳根”樂隊說,希望通過“路邊音樂會”的平台把貴州折耳根、貴陽絲娃娃、腸旺面、素粉、牛肉粉、羊肉粉等美食特產推介出去,同時也唱響貴陽老城文化,讓更多的人前來旅游打卡。

純粹的內容,0商業參與。“路邊音樂會”自開展以來,無任何商業形式的參與,在繁華的街頭巷尾隻有熱情高歌的人們,哪怕隻有一個小小的場地,也能唱響青春的熱情。行人為音樂會的歌聲而駐足,海洋般的人群在音樂聲中隨意舞動。沒有門票的束縛,每個人都自由地融入這場自發形成的音樂盛宴。沒有座位的約束,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跳躍、跳舞,盡情釋放內心的熱情。

純粹的參與,100分的快樂和體驗。如果說良好的音樂基礎是“路邊音樂會”的溫床,那麼純粹的熱愛和參與則是助力“路邊音樂會”“出圈”的流量密碼。7月21日,熱搜的視頻裡,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全神貫注地跟著演唱感動了眾多網友,火遍全網。隻見白發奶奶在人潮中隨歌而舞,眾人合唱場面溫馨。網友紛紛表示奶奶玩搖滾時你還在打滾,音樂和快樂是不分年齡沒有國界的,現場的觀眾隻有對音樂純粹的熱愛。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他們在這個大舞台上,盡情釋放著自己的激情和情感。這場音樂狂歡在古城牆下綻放,為擁有著“半部貴陽史”的雲岩區注入了濃厚的青春氣息。

四個“0”純粹,融匯一個“100”快樂。“路邊音樂會”主打的一個真誠, 0門票、0演出費、0舞台、0商業參與,卻產生了100分的快樂體驗和浪漫城市氛圍。現場觀眾陳女士說道:“省外人去黔靈山、甲秀樓玩,本地人就來文昌閣放鬆,真的好嗨呀,堪比音樂節,人流量太多還有安保,感覺這地方就是年輕人下班了會來休息釋放自己的一個天然live,每個人自覺打開閃光燈跟著主唱一起嗨,真的很好玩,沒想到以前路過大爺大媽們時不時跳廣場舞的地方會變成如今這麼熱鬧的景象。”

歌手在“路邊音樂會”現場深情演唱。人民網 顧蘭雲攝

歌手在“路邊音樂會”現場演唱。人民網 顧蘭雲攝

“音樂+文化”打造“愛樂之城”新IP

奮進中的貴陽,處處涌動著建設發展的萬千氣象。建設“強省會”貴陽不僅需要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文化的提升。結束一周的疲憊,下班直奔“路邊音樂會”的打工人,在現場隨音而舞。從四面八方匯聚貴陽Citywalk的旅行“特種兵”,共同享受這場無邊的音樂會,聽音樂的同時不僅放鬆,還讓外地游客更好地體驗當地的文化和生活的方式。音樂與城市漸漸走向契合,成為貴陽的重要城市名片,一個絢麗而浪漫的城市音樂IP正在成型。

群眾參與、文化自信。無論是流行曲風還是古典民謠,貴陽這座城都能海納百川,和諧包容。演唱會開展以來,風格從新中式古典音樂會,市集音樂酒吧的青春民謠,經典流行大放送,流行歌曲+原創搖滾到貴州本土職業的音樂享受。其中,shocked jiz、N次方樂隊、折耳根樂隊等本土原創樂隊,奉上經典流行+原創搖滾+民謠等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視聽文化盛宴。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和職業,卻因著對音樂的共同熱愛而聚集在一起,用心靈中的旋律和諧的和音,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截至9月15日,文昌閣“路邊音樂會”參演樂隊已有27支樂隊,以近500w人氣穩坐抖音同城熱榜第一名。

“我們要熱烈的青春,我們要肆意妄為,我們要揮洒汗水,我們要開口成歌,席地而坐就是我們的舞台。”經營一家音樂酒吧的音樂愛好者王順,在到現場觀看音樂會后很激動,按照文昌閣“路邊音樂會”的創意和思路,他也想在大學城開展“思雅路邊音樂會”,打造屬於大學城每個人的音樂會。他認為大學城是新鮮血液的大舞台,同時也有很多學生自發組織的樂隊,但都是各自玩各自的,想趁著這波城市草根音樂熱,將高校的音樂會做起來,也算是給大學生提供一個音樂文化交流平台 。

從民間自發組織變成了職能部門助力添彩,從隨機舉辦變成了定期狂歡,“路邊音樂會”這種自發的群體“音樂會”,在貴陽並不是頭一次,此前同樣登上熱搜的“地鐵口音樂會”,也給眾人留下了獨特的“貴陽記憶”,地鐵站口數百人齊聲歌唱經典,市民倍感溫馨,增添在貴陽生活的幸福感。

伴隨著“路邊音樂會”“地鐵口音樂會”等一系列音樂品牌不斷深入,從廣場、地鐵口,到街區、商圈,無處不在的音樂讓貴陽逐漸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愛樂之城”。無處不在的音符,讓市民和游客隨時都能與音樂來一場浪漫的“邂逅”。

打造“愛樂之城”新IP不僅是貴陽市文化惠民之舉,還是打造老城區獨特文化氣質和高質量文化品牌的一個生動縮影。成為繼“村BA”“村超”后的又一人民群眾追逐美好生活、歡樂熱情的文化盛宴。

歌手在“路邊音樂會”激情開唱。人民網 顧蘭雲攝

歌手在“路邊音樂會”演唱。人民網 顧蘭雲攝

“音樂+”助力貴陽文旅產業“破圈”

這個夏天,貴州從爆火的“村超”現場,再到燃情盛夏的“路邊音樂會”,歌聲、歡笑聲貫穿城市的各個角落,一舉一動間都是滿滿的人間煙火氣。在家門口“零門檻”就能免費享受這座城市賦予的公共文化資源,“路邊音樂會”為市民的生活注入了“美好”元素,也為城市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作為“中國避暑之都”貴陽,夏季平均溫度隻有23度,美食小吃更是讓“舌尖”導演都贊不絕口,是一座煙火氣滿滿的城市,一場簡單的“路邊音樂會”,成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流傳著熱烈青春的氣息,喚起無盡的狂歡。這場音樂狂歡鑄成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讓人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獨特的文化魂魄。

今年以來,貴陽市高效整合優質文旅資源,策劃文旅活動、豐富產品供給、抓好產業謀劃,不斷豐富市民游客文化旅游生活。盛夏時節,貴陽市雲岩區更是緊抓爽爽貴陽避暑季契機,依托省府路、民生路、蔡家街等網紅街區的聚集優勢和發揮文昌閣景區優勢,強化文化賦能,在滿足市民游客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探索“音樂+旅游”推進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周邊的火鍋店、燒烤店、奶茶店人氣爆滿,不僅帶火了周邊的夜經濟、商城經濟,還為貴陽打造了新的靚麗名片。

如今,“美食+音樂會”夜生活撩撥下的濃重煙火氣,正在成為年輕人做出旅行決策的關鍵推動力,“一城文化、半城夜市”的貴陽,完美展現了繁華入夜、煙火升騰的魅力。在青雲市集、護國路,一邊城市漫步,一邊尋味烙鍋、酸湯牛肉等特色美食。在深夜的貴陽,一邊打卡甲秀樓夜景,一邊品味刺梨汁、折耳根檸檬茶等特色飲品,滿足了旅客對於“原汁原味”和地域特色的獨特追求。

“路邊音樂會”現場觀眾紛紛打開手機閃光燈。人民網 顧蘭雲攝

“路邊音樂會”現場觀眾紛紛打開手機閃光燈。人民網 顧蘭雲攝

“美食游+夜游”已然成為貴陽旅游市場的新亮點,如今加入的“路邊音樂會”又為城市夜游增添一抹靈魂。今年暑期,貴陽成為各地游客爭相打卡的熱門目的地,“一億人來貴陽,還有兩億人在路上”生動詮釋了貴陽旅游的火爆出圈。

無論是逐漸成體系的文昌閣“路邊音樂會”,還是地鐵口的打工人狂歡,以及青雲市集商圈的壩壩音樂會,都為貴陽音樂品牌塑造增添了新內涵,從街頭到巷尾,市民隨時都能與音樂來一場浪漫“邂逅”,“愛樂之城”IP的打造也將為貴陽城區建設注入文化的溫度與活力。

下一步,貴陽市雲岩區將完善組織體系、搭建策劃執行體系、資源體系、傳播體系、市場體系,以文昌閣、大十字為起點串聯太平路、新印廠1950等打造“1+1+1+N”的公共文化空間,利用美食、娛樂、演藝、體驗等功能疊加,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元素,打造復合功能和公共服務。此外,通過線下活動+線上引流的方式,為音樂愛好者提供才藝展示、網絡直播平台,持續輸出好聲音,推動“音樂+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