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田疇沃野盡豐景 酒用高粱繪“紅”圖

秋風拂過,沉甸甸、紅彤彤的高粱穗染紅了山坡。村民往來穿梭在田間,採摘著高粱穗,一株株高粱顆粒歸倉,奏響了今年全市11萬畝高粱豐收的序曲。
走進文峰街道三角社區的高粱基地,迎面可見成片的高粱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地裡來回穿梭,摘穗、搬運。不一會兒,採摘的高粱就裝滿了背簍,火紅的高粱映襯著藍天白雲,形成一幅壯美的豐收畫卷。
高粱穗。
“今年是我們種植高粱的第四年,剛開始種20至30畝,現在種了300畝左右,在這個片區種170多畝,在這裡種高粱也給當地人提供了一些就業機會。”黔西高粱種植大戶張富春告訴筆者。
“今天我們來給張老板家收高粱,他家收成太好了,100塊錢一天工資,我感覺還可以。”文峰街道三角社區村民黃守敏高興地說道。
顆粒飽滿的高粱穗。
據了解,文峰街道以三角社區為示范基地,逐漸擴大高粱種植規模,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積極引導農戶參與高粱種植,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穩定帶動群眾增收。
目前,全市酒用高粱採收已接近尾聲,收粱工作已於9月初啟動。為保障收購工作順利推進,黔西市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提前做好部署,在5個示范鄉鎮分別設置固定收購點,其他鄉鎮設置臨時收購點,並按照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義興酒業分公司收購標准及要求,嚴把收購關,確保11月6日前保質保量完成收購任務。
臨時高粱收購點。
“我們收購的時候嚴格按照我們種子發放清冊的台賬進行收購,沒有在種子清冊台賬的農戶堅決不予以收(購)。同時,我們主動邀請市紀委市監委全程對收購過程進行監督,杜絕收人情粱和關系粱。”黔西市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思政告訴筆者。
在谷裡鎮臨時收購點,村民們早早地把高粱搬運到收購點等候,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收購標准,對每一袋高粱的品質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的高粱,經過稱重,登記計量數據、農戶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賬號后,就被搬上高粱專用運輸車,運輸到倉庫儲存加工。
黔西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德政。
新陽村村民周祖平兩兄弟今年種植的高粱獲得大豐收,出售高粱后,拿著工作人員開的單據,兩兄弟喜笑顏開。
“今年的高粱我栽了4畝地,今年的天氣和雨水都還可以,栽了4畝地,一畝地有800斤左右,今天我拉了1700斤來賣,家裡還剩一部分,賣得6000多元,栽這個高粱經濟收入還是可以。”谷裡鎮新陽村民周祖平表示。
“我們兩個老年人種植了5畝地的高粱,都是做營養坨的,高粱的產量比較好,比一般的大顆,產量也高。”谷裡鎮新陽村民周祖軍接著說道。
據悉,2021年黔西獲得21. 6萬畝酒用高粱有機產地認定,2022年成為茅台集團醬香型白酒原料生產基地。為穩步提升高效益白酒產業“第一車間”優質原料供給能力,黔西市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還積極申請了綠色土地和綠色產品的綠色認証。
“為保証高粱的收購質量,我們主動申請綠色認証,目前已經完成了土地和產品的檢測,預計年底可以獲得綠色認証証書。”黔西市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思政說。
黔西市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思政。
據楊思政介紹,綠色認証,對黔西酒用高粱的品牌打造升級、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種植戶信心和增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總的這個感受是老百姓對我們非常非常地信任,去年收高粱是必須用現金去收購,老百姓才把高粱交給我們,但我們今年是開張單子給老百姓,老百姓帶著單子高高興興地就走了,因為老百姓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也感覺到有一種欣慰,確實有一種成就感,對這個產業越來越有信心。”黔西市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思政告訴筆者。
作為“一主兩輔”產業之一,黔西市高度重視酒用高粱產業的發展。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以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直涉農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各鄉鎮(街道)鄉鎮長(主任)為成員的酒用高粱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酒用高粱技術專班,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難題,為酒用高粱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據黔西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羅德政介紹,黔西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工作落實。一是抓部署,年初制定下發了《黔西市2023年酒用高粱種植實施方案》,將目標任務分解到田間地塊。1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酒用高粱產業發展推進會,對全年酒用高粱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二是抓政策扶持,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對種植農戶進行生產補貼。其中,建檔立卡脫貧戶每戶補助200元,普通農戶每戶補助100元,極大提高了農戶種植高粱的積極性。三是抓技術服務,組織全市農技人員集中培訓了3次,切實提高了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將88名縣級農技人員安排到鄉鎮開展技術服務蹲點指導,解決農技服務“最后一公裡”的問題,預計全市高粱產量2.8萬噸,產值可達2.5億元,真正實現助農增收。
今年以來,黔西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綠色高質高效為引領,在去年高粱示范種植成功的基礎上,在全市29個鄉鎮(街道)推廣種植紅纓子、紅珍珠酒用高粱11萬畝,並明確以市農投公司為主體,以服務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義興酒業分公司原糧供應為目標,通過採取“公司+鄉鎮+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實行“統一供種、分散育苗、訂單種植、合同收購、統一存儲、統一銷售”的模式,按照“保底收購+市場價浮動”原則,對產出的高粱進行統一收購,確保種得出、不愁銷,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圖/文 譚瑛、安興林、劉雨昕、吉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