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沃野盡豐景
桐梓:高粱迎豐收 機械收割忙

近年來,桐梓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和優化有機高粱生產布局,實行“訂單種植、保底收購”的方式,保障農戶高粱種植效益,推動全縣有機高粱產業發展。
秋來五谷豐,高粱別樣紅。這段時間在桐梓縣各鄉鎮(街道),農戶趁著晴好天氣採收、晾晒高粱,房前屋后一派豐收景象。近日,筆者走進官倉鎮紅旗社區高粱種植基地看見,紅彤彤的紅纓子高粱俏立枝頭、穗粒飽滿。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有序進行著摘穗、脫粒、裝車等工序。種植戶令狐昌焱今年首次採用機械化收割高粱,不僅省時,還節約了成本。
“我們用機器收要節約很多成本,幾乎要節省一半的錢。今年的高粱我種了50畝,一畝地可以收到七百斤左右,我們都是村裡面來收購,去年是每斤四塊多。”官倉鎮紅旗社區土地承包農戶令狐昌焱說。
官倉鎮紅旗社區村級合作社與桐梓縣貴粱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高粱種植收購協議,採取“公司+合作社+種植戶”模式發展“訂單農業”,成熟后按協議價格收購,保障群眾種植高粱收益。
“我們社區發展紅粱種植已經有五六年了,在這五六年的時間裡,我們的紅粱種植面積越來越多,發展得越來越好。今年我們的種植面積有600余畝,大概收成是200噸左右。通過我們股份經濟聯合社組織收購,統一交給桐梓縣貴粱公司。”官倉鎮紅旗社區黨支部副書記趙小康說。
近年來,官倉鎮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高粱產業。據了解,今年,該鎮共種植紅粱1.8萬畝,預計產量在4000噸左右,產值3200萬元,涉及14個村(社區)2000余戶。
“下一步,官倉鎮將把紅粱產業作為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從規范化生產、機械化耕作等方面把紅粱產業做得更好。”官倉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副鎮長楊學賢說。
有機高粱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優勢產業。桐梓縣重點將花秋鎮、高橋鎮、風水鎮、木瓜鎮、官倉鎮等打造成全縣有機高粱種植示范基地,統籌規劃連片種植2000畝以上示范村20個,提升生產水平,助推全縣高粱產業高質量發展。
另外,桐梓縣還逐步健全完善高粱產、供、銷體系,切實做好高粱生產、銷售工作,有效推進高粱產業高質高效穩步發展。據了解,今年,全縣共種植高粱15萬畝,涉及18個鄉鎮,預計產量達3萬噸以上,產值可達2.4億元。(桐梓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