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新聞頭條

推動教育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5年來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綜述

本報記者 趙婀娜 丁雅誦 吳 月
2023年09月08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矚目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空坐標,教育承載著固本強基的基礎性作用。新時代10年來,特別是全國教育大會召開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的科學指引下,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

從教育總體規模和水平來看,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

從教育普及程度來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一個服務14億多人口,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日漸完善﹔

從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來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4年,助力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

一組組數據,記錄著我國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從教育大國闊步邁向教育強國的堅實步伐。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召開。這次大會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召開的第一次教育大會,擘畫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新的裡程碑。

全國教育大會召開5年來,一系列改革舉措向縱深推進,我國教育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邁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

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到著名教育家張伯苓的“愛國三問”,指出:“這三個問題是歷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5年來,教育系統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廣大師生展現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決心。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新學期伊始,中國人民大學校園內,一場集體備課會正在進行。為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思政課教師凝聚專業力量和集體智慧,共同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課”。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教育系統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編寫發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等印發,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結構優化﹔“慶祝建黨百年示范微黨課”“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重走長征路”等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取得實在效果。

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全面構建——

“農場豐收了!”不久前,北京育英學校的同學們來到學生農場採摘,揮洒汗水,感受勞動的快樂。

5年來,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之中,各地各校將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落實在育人全過程。

如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全面加強,96個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在各地建立﹔學校體育工作展現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99.57%的中小學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呈提升趨勢﹔學校美育取得歷史性突破,義務教育階段99.8%的學校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

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持續完善——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單純一條線的工作,而應該是全方位的。5年來,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不斷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等深入實施,“‘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北京市在北大紅樓、首都博物館等建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上海市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深入推進,“三全育人”融入立校辦學、教書育人全過程。

理想信念的種子,在廣大師生心中生根發芽。“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天安門廣場上的青春誓詞,是鏗鏘有力的誓言,更是一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建強師資,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參加培訓、認真備課……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的老師們正為新學期忙碌著。近年來,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持續加強。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

5年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支撐起教育高質量發展:

——尊師氛圍日益濃厚。

以“人民教育家”和“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以及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為代表的表彰獎勵和選樹宣傳體系日漸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持續強化,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等出台,師德建設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強師舉措落地見效。

2021年起,教育部實施“優師計劃”,每年為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培養1萬名左右本科師范生﹔2023年,啟動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優秀教師﹔“國培計劃”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提升行動計劃啟動……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形成新局面。

——惠師政策溫暖人心。

5年來,教師地位待遇提升,廣大教師的職業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進一步提升。目前,各地已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政策規定﹔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教師安居樂業、安心從教更有保障﹔目前,中西部22個省份715個原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覆蓋約7.3萬所鄉村學校,受益教師約130萬人。

一份份文件、一項項政策、一個個夯基固本的行動,提升了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化作廣大教師砥礪奮進的動力。於漪、衛興華、高銘暄、張桂梅等一大批優秀教師躬耕教壇,以“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成為廣大教師的優秀典范。

如今,我國各級各類專任教師已達1880.36萬人,這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支撐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支撐著中華民族的教育強國夢想。

深化改革,增強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秧歌《扇舞丹青》、剪紙走秀《憶三十裡鋪》、武術《男兒當自強》……在陝西省榆林市綏德實驗中學第二課堂學期驗收成果匯報演出中,一張張朝氣蓬勃的笑臉,在教學樓前五星紅旗的映襯下分外動人。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綏德實驗中學,先后走進教室、操場,觀看同學們書法練習和體育鍛煉,同大家親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要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著眼我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為堅決破除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防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孩子校外培訓班少了、作業負擔輕了,睡眠、運動、實踐的時間增多了”“學校課堂教學更高效,作業設計更科學,課后服務水平質量更高”……學生和家長的切身感受,展現出“雙減”政策的成效。切實減輕學生不必要負擔,讓教育回歸良好生態,正從人民群眾的深切期待變為現實。

5年來,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多項改革舉措先后落地,城鄉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的管理體制改革日漸深入……堅持五育並舉、促進全面發展,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用好教育評價指揮棒,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歷史性、實踐性難題,也是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公布,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由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評價體系“老大難”問題,開始破題。

在暨南大學,教師分成教學、教研、研究等不同類型,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不再單純以論文來衡量﹔在浙江杭州,學生期末成績評定細分為學業水平評價、表現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豐富的成長記錄取代了“隻見分數”的成績單……改革實踐充分証明:解決好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是全面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的關鍵一步。

與此同時,近年來,高考綜合改革也向著既定目標邁出堅實步伐。目前,29個省份已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前3批14個省份的新高考平穩落地。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基計劃”啟動實施,一批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脫穎而出。

——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突飛猛進,如何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准關鍵核心問題,加快技術攻關?怎樣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是必由之路。

5年來,一組組數據見証著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成效:高校獲得60%以上的國家科技三大獎勵、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雙一流”建設引領帶動各地加大對410所地方高水平大學和1387個地方優勢特色學科的建設力度﹔職業教育設置1300余種專業和12萬余個專業點,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

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打造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硬實力,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競相涌現,教育事業發展展現出蓬勃的生機活力。

高舉旗幟,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一件件展品、一張張圖片,訴說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一批交大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打起背包就出發”,從上海遷至西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

高高飄揚的黨旗,是信仰,是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

——推動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

2022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提出健全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確保黨組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

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中小學校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實現重大事項的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湖南省宜章縣堅持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積極探索“黨建+師德師風”“黨建+德育”等融合發展模式,解決黨建和業務“兩張皮”問題……

改進中小學領導體制、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民辦高校全部設立黨組織,5年來,各地聚焦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教育的重要決策部署,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推動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育人一線,教育領域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實踐証明,黨的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最大政治優勢,是中國教育行穩致遠的最大底氣和自信根源。

——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哪裡有中心工作,哪裡就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導向,圍繞黨員專家、重大項目、先進典型等設立黨支部百余個,把黨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線、建在國家重大需求一線、建在青年人才成長一線﹔

“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黨員更應帶頭攻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研究生黨支部,依托“月宮一號”重大科研項目團隊而成立,創造了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密閉生存實驗紀錄,不斷激發學生黨員服務重大國家戰略、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內生動力。

抓牢抓實黨建,強基固本是關鍵。近年來,基層黨組織作用不斷發揮,成為師生最貼心、最信賴的組織依靠。

為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推進黨建工作和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2018年以來,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共培育創建31個示范高校黨委、297個標杆院系黨組織、2740個樣板黨支部,輻射帶動全國高校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達到97.04%,教育部直屬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達到99.94%。

如今,全國21萬個高校各級黨組織日益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588萬名黨員爭做干事創業的先進模范,教育戰線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匯聚成建設教育強國的磅礡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並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望未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記“國之大者”,准確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必將更加扎實穩健,教育強國建設的奮進步伐,必將更加堅定鏗鏘。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8日 第 01 版)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