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25年417篇日記 500余名孩子

“愛心郵差”彭光文的“助學錄”

2023年09月01日16:0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每到周末,王英素就在村口等著,眼巴巴看著身前的路,等著一位“愛心郵差”的到來。

這位“郵差”是遵義市播州區三合中學的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彭光文。

25年來,他出資出力,義務當起了愛心人士與學子間的“愛心郵差”,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的時間走出了一條助學“愛心路”,寫下了3個筆記本、417篇助學日記,清楚地記錄著每一筆愛心的去向,幫助500余名失依、低收入等困難家庭的學生走出陰霾,追逐夢想。

8月24日晚彭光文到困難學生楊嘉懿家發放助學金。

8月24日晚彭光文到困難學生楊嘉懿家發放助學金。

“每個孩子都應該快樂地成長,只是有些孩子被黑雲遮住了笑臉,暫時落入困境,我想盡綿薄之力,為他們撥開雲霧。”這是彭光文的助學箴言,也是實踐動力。

1998年,彭光文被分配到遵義縣(今播州區)茅坡中學任教。開學當天,彭光文上課時發現有2名學生沒有筆和本子,便詢問:“為什麼不帶?”兩名學生尷尬地回答道:“家裡沒錢買”。

“沒事,咱們會有的。”彭光文安慰道。

放學后,他跟著學生回家,家訪中了解到學生是失業家庭,生活拮據。從此,彭光文便把貧困學生的事兒默默記了下來,在月工資僅有290元的情況下,仍擠出一部分資金幫助貧困學生。

也是從這開始,利用周末或節假日,記錄貧困生資料,發布求助信息,成了彭光文的一個習慣。

8月26日彭光文在家將採集好的信息錄入電腦。

8月26日彭光文在家將採集好的信息錄入電腦。

2002年,彭光文調入遵義縣(今播州區)三合中學任教,並擔任班主任。為了摸清班上貧困生情況,彭光文走訪了全班61名學生,排查單親和孤兒等特困家庭后,便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

“管的孩子越來越多,自己的力量不夠用了。”彭光文說,為了能夠幫助更多學生,2016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他加入播州區草根助學會,2017年又加入遵義市尚善公益協會並擔任協會秘書長。有了團隊,彭光文也有了更大的抱負:通過公益組織尋找更多的愛心人士。

2017年開始,隨著一條條求助信息通過網絡發出,來自山東、北京、上海、江蘇、廣州、重慶等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紛紛匯來錢款,這讓彭光文備受鼓舞和感動,主動當起了“愛心郵差”。

彭光文到困難學生曹維江家發放助學金。

彭光文到困難學生曹維江家發放助學金。

“我就專門把資助人的愛送到孩子的手裡、心中,同時也把孩子們的快樂成長記錄下來,告知每個資助人。”彭光文說。隨著幫助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家都親切地稱彭光文為“愛心郵差”叔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5年來,在彭光文的幫助下,500多名學生沒有一人因貧困輟學,許多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走出了大山。

彭光文除了走遍播州區的山山水水,還走到匯川區、紅花崗區、仁懷、余慶、綏陽等地,幾乎每個周末都奔波在深山的路上,經手了200多名愛心人士和1個公益組織,資助金額累計近200萬元,幫助了500多名學生。

4、2023年7月2日到龍坪入戶走訪考上西南大學陳佳雯同學,並發布求助信息,繼續認幫學生。

2023年7月2日到龍坪入戶走訪考上西南大學陳佳雯同學,並發布求助信息,繼續認幫學生。

長期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做公益,彭光文陪伴家人時間少了,2018年5月,妻子羅小平開始埋怨道:“管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了。”

深知有愧於家人的彭光文,選擇了沉默。

直到2019年12月,妻子羅小平的態度一反常態,主動提出和彭光文一起下鄉採集困難學生信息。

原來,羅小平在收拾家務時,看到了不少受資助學生寄來的信,倍受感動。信中有的寫道:“彭老師,6年前若沒有你的幫助,我沒有機會上讀大學……因為有你,我的未來才會更加精彩……”有的寫道:“從初中到大學,一路走來,都有您的陪伴和幫助,默默改變我的人生軌跡……”還有的寫道:“彭老師,感謝您!生命中能夠遇見您是我的福分!”……

播州區三合中學學生宋成暢給彭老師寫感謝信。

播州區三合中學學生宋成暢給彭老師寫感謝信。

彭光文說,“能為學生在求學路上做點事情,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

有人問:“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你堅守了25年?”

彭光文說,是父母親的言傳身教。彭光文的父母親由於勤勞肯干,在農村家庭條件不差,隻要鄰居有困難,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如果哪家沒錢買油或者米吃了,母親郭有平都會送去一點。”彭光文回憶說,“父母經常對我講,隻要有能力,能幫就幫一下。”從小耳濡目染,早在彭光文心中種下善良種子。

25年來,彭光文不僅傳承著父輩的愛心,也感染著身邊的人。從家人不理解、抱怨,現在他把妻子、兒子、朋友都發展成了自己的“幫手”﹔在彭光文的帶動下,300余人成為“愛心郵差”,其中有22人是他教過的學生,有10余人是他同行的教師。他們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採集困境學生信息,並及時發布認幫信息,旨在為愛心人士和困難學生之間建立一對一或多對多的幫扶關系。

6、2023年8月2日到楓香鎮法庭街入戶回訪被新華大學本碩博連讀錄取的黃炳濤同學,彭光文現場個人捐給學生現金500元。

2023年8月2日到楓香鎮法庭街入戶回訪被新華大學本碩博連讀錄取的黃炳濤同學,彭光文現場個人捐給學生現金500元。

更令彭光文感到欣慰的是,曾經幫助過的許多貧困學生如今也成了他的“接班人”。曾經受助人易異如今在新加坡上班,資助了12名貧困學生﹔曾經受助人劉毅如今在貴陽上班,資助了4名學生﹔還有在讀大學的王英素,2022年暑假到三合鎮澤頭村參加公益活動,到畢節金沙與播州交界處參與疫情卡點值守一周……

彭光文多年來的堅守與付出得到了各界的認可。他先后獲得全國首屆品質公益獎“個人脫貧攻堅獎”“貴州好人”“遵義市優秀志願者”“遵義市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遵義市委宣傳部供稿供圖)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