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經過三十年植綠,現在空氣也能賣錢”

本報記者 黃 嫻 陳雋逸
2023年07月07日08: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6月,烏蒙深處的海雀村,萬畝林海綿延上百個山頭。大霧中,青山間,一座座黔北民居若隱若現,村民笑迎外來的客人。

上世紀80年代,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生態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發,全村森林覆蓋率不足5%,糧食廣種薄收,年人均純收入隻有33元。當地有句順口溜:“海拔兩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禿禿,家裡無吃穿。”

為改善生態環境,30多年前,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帶著海雀村民在萬畝荒山禿嶺上植樹造林,探索提出了“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糧”的生態發展模式。

在文朝榮的帶動下,村民們拿起鋤頭,背上背簍,上山種樹。全村人早上出門天不亮,晚上回來月亮上,從1987年到1989年,經過3個冬天的苦戰,在上百個山坡種上1.2萬畝華山鬆、馬尾鬆。如今,一棵棵鬆樹成長為萬畝林海,海雀村森林覆蓋率超過77%。

30多年來,海雀村持續開展森林撫育等工程,厚植綠色屏障。“我們建起護林隊,一代接著一代護,並且制定‘不亂砍濫伐’‘不准毀壞生態’‘不准破壞環境’村規民約,時刻警示大家,牢記過往風沙漫天,不忘今天綠林富美。”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均福說。

文均福介紹,全村森林大多數是成材林木,據專家估算價值上億元。其中,主要樹種華山鬆已進入盛果期,每隔一年可以採收鬆果。

“遏制了水土流失,就能涵養水源。”文均福說,海雀村建成了庫容30萬立方米的海雀水庫和2萬余立方米的海雀山塘,有效解決了人畜安全飲水和農業灌溉問題。

生態環境改善,海雀村依托優勢發展產業,引進公司種植天麻、魔芋、食用菌等,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2年4月29日,貴州省第二張林業碳票落地海雀村。林業碳票涉及面積7346.5畝,監測期減排量超過3萬噸。同年12月,海雀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與貴州大方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全省第一筆碳票交易,成交單價為每噸55元,總價為14.41萬元。

“這筆錢存入海雀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賬戶,由合作社按照與農戶簽訂的入股協議召開村民大會,決定資金的使用分配。”文均福說。“經過30年植綠,現在空氣也能賣錢。”56歲的村民張恩志感嘆,“當年老支書跟我們說的,現在全都實現了。”

“以‘碳匯交易’為突破口,我們明晰要件‘制票’、完善流程‘發票’、拓寬渠道‘用票’、協作聯動‘管票’,創新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碳票機制,用一張林業碳票將一片樹林固碳釋氧量作為資產進行交易的‘憑証’,就能從‘綠色銀行’裡取款,真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畢節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推動完善生態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林業碳匯等機制……貴州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7日 第 12 版)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