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岩區全力優化體育健身公共服務空間供給

為滿足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運動需求,推進“15分鐘健身圈”建設,居於省會城市中心城區的雲岩,多措並舉打破空間限制,盤活現有資源,向上向下“要”空間,向裡向外“挖”角落,將城市樓宇、立交橋下、小區空地、廢舊廠房等閑置空間升級改造為新型體育服務場所,為居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體育公共服務。
從無到有,體育健身場館成標配
2018年,貴陽黔靈山體育公園足球場建成並投入使用,黔春立交橋下的閑置地塊,搖身一變成為總面積25萬平方米的體育公園。在這裡,市民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親近自然。
小小一塊運動場地,既是居民健身的需要,也是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多年來,雲岩區想方設法用好資源,新建運動健身空間,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健身場所。
黔靈山體育公園足球場。
茶園路街道建成1個多功能運動場地,普天“生活圈”建成多功能運動場地、城市有氧運動公園,茶店“生活圈”建成中天花園多功能球場,鹿沖關“生活圈”建成世紀園籠式足球場……截至目前,體育健身場館已經成了每個“生活圈”的標配,讓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健身自由”。
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區,雲岩區國土面積極為有限。於是,小區空地、高架橋下、廢舊廠房等,都成了雲岩區新增體育空間的“目標”。
茶園路街道有氧運動公園。
“村民們一直想有個娛樂健身的場所,但是我們大凹村位置比較局限,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大凹村村委委員劉永琴說,為解決這個難題,雲岩區文體廣電旅游局、大凹村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多次調研和協商,最終決定將運動場所與帶有院壩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合並,打造升級成全新的多功能運動場。
今年4月,大凹生活圈多功能運動場竣工投用,更多的居民體會到了體育帶來的喜悅。
“從家裡拿上籃球,走五分鐘就能到這個籃球場,再也不用跑到學校去找場地,實在是太方便了!”提起家門口新增的籃球場,大凹村居民們連連稱贊。
從有到優,健身場所升級版上新
不僅要有,而且要優,這是市民對於體育健身空間和設施設備不斷提升的要求。
馬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馬王派出所前的空地原來有兩個籃板,居民可以來打球。但人來車往,沒有圍欄,存在安全隱患。
馬王街道多功能球場。
2022年,球場因“一圈兩場三改”而得到改造提升,變成了馬王“生活圈”裡一個集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運動場。如今,這個面積約500平方米的健身場地,正成為水電九局社區五千余名居民的健身休閑好去處。
6月18日,雲岩區山海城市體育公園正式開園,閑置多年的國有企業老廠房瞬間變成了市民健身的綜合體。藝術體操、拳擊、射擊、滑雪、跑酷、兒童體適能、蹦床、羽毛球、籃球、繪畫、滑板,體育健身項目這裡大都能提供服務。
山海體育公園。
此外,這裡還涵蓋體育宿舍、體育用品、休閑娛樂、餐飲、公寓等延伸服務,且有來自各個領域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讓體育健身有了最專業的指導。
和老廠房的華麗轉身不同,在噴水池國貿廣場,運動空間直接被搬到了商場屋頂上。在這裡,可以一邊欣賞城市繁華,一邊投入激情健身。在印象城,正在建設的“空中”運動場也將於今年8月8日建成並對外開放。
雲岩區“一圈兩場三改”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15分鐘健身圈”建設,推動體育公共設施向高密度、高利用率發展,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與獲得感。
從優到強,小體育帶來大幸福
雲岩區面積有限、空間有限,但為實現群眾“健身自由”的步伐從未停止。
2021年,實施3個“生活圈”建設,配置多功能運動場3個、室外健身廣場35個,現狀保留多功能運動場1個、室外健身小廣場29個,新建或改擴建文化站多功能運動場2個、室外健身小廣場6個。
2022年,實施14個“生活圈”建設,配置文多功能運動場19個、綜合室外健身廣場86個﹔現狀保留多功能運動場9個、室外健身廣場75個﹔新建或改擴建多功能運動場10個、室外健身廣場11個。
2023年,實施12個“生活圈”建設,將配置多功能運動場12個、綜合室外健身廣場68個﹔現狀保留多功能運動場10個、室外健身小廣場56個,新建或改擴建多功能運動場2個、室外健身小廣場12個……
對雲岩區而言,“15分鐘健身圈”建設帶來的不僅是場地數量的增加,還是運動場景的豐富,更是運動體驗的升級。
大凹生活圈多功能運動場。
大凹生活圈多功能運動場不僅方便村民打籃球,還兼顧了文化閱讀、運動休閑等功能,可輻射周邊村民1萬余人。“自從多功能運動場打造完成之后,我們經常過來跳壩壩舞,村裡的學生也過來打籃球、打乒乓球,二樓還有不少書籍,就連小朋友們也有專門玩玩具的房間,提升了大家的生活幸福感。”大凹村七組村民王大琴高興地說。
此外,一個個貴陽市頂尖的體育場館也不斷亮相雲岩。位於未來方舟F4組團的雲岩區奧體中心,是雲岩區目前最大的綜合型游泳場館,也是貴陽市首家平均水溫33攝氏度的恆溫游泳池。同時,二期項目設置有貴陽市室內最大的卡丁車場,以及蹦床、兒童冰球、兒童射擊等多項娛樂項目,為青少年運動健身提供了新選擇。
“體育健身已經成為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體育空間和體育設施的建立健全,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的健身鍛煉機會,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體育需求,有助於提升全民體育素質,也有利於增加城市活力。”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完善提升體育空間和設施,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好的健身環境和條件。(圖/文 趙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