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望謨:庭院深深如詩畫 花勁芳翠入畫來

2023年06月27日16:1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庭院花香四溢,家潔院美宜人。走進望謨縣邊饒鎮播東村的農家小院,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葉一果美庭院,別有一番韻味。

一直以來,望謨縣堅持以美麗庭院創建為抓手,以“小家美”促進“大家興”,為美麗鄉村、和美城鄉建設點綴“靚點”,按照“美麗庭院+N”模式,將庭院美化與民族特色文化、農文旅相融合,有效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助力鄉村振興展“新顏”。

新屯街道:繪就“詩與遠方”新畫卷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產學研旅融合促振興 繪就“詩與遠方”新畫卷。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產學研旅融合促振興 繪就“詩與遠方”新畫卷。

休閑垂釣、親子採摘、互動研學……初夏五月,在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石頭寨組河畔,釣手們正手持魚竿在池塘邊靜靜垂釣,享受著悠閑的意趣﹔村庄前的一塊塊梯田裡,家長和孩子們和樂融融採摘番茄、辣椒、白菜等,感受勞動的樂趣,呈現出一派新時代新農村新風貌。

近年來,新屯街道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產業基礎,緊扣鄉村振興戰略,挖掘文化資源,推進農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通過庭院經濟建設,讓游客玩得更開心。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通過庭院經濟建設,讓游客玩得更開心。

特色田園富農家。近日,在新屯街道新屯村石頭寨組梯田裡,番茄、辣椒、白菜等長勢喜人,瓜果挂滿枝頭。“每到周末就帶著家人過來採摘,親手採摘的比買的更放心、更新鮮,也讓孩子感受一下田野樂趣。”家住縣城的梁女士說。

石頭寨組依托新屯村這一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輻射帶動,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將產、學、研等要素融入符合條件的產業基地、庭院經濟、基本農田,賦予其實踐鍛煉、學習體驗、休閑觀光、數字採購等功能。2023年,抓住庭院經濟項目建設機遇,對庭院作物進行“賦碼”管理,市民通過手機掃碼便可了解戶主、品種、種植方法、價格等信息,方便學生增長見識、客戶聯絡採購。

傳統村落展新顏。來到新屯村石頭寨組,寬敞整潔的道路、白牆黛瓦的小樓、石磨景觀牆……一幅風景怡人的美麗新村、綠意盎然的產業新村、和諧幸福的生態新村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石頭寨,全寨石頭層層疊疊、房屋也依山修建,但布局井然有序。這個寨裡的男子人人都會石工活,手藝代代相傳。寨中的通道、村前的梯田保坎也都用石頭修筑,家中的用具,如磨、缽、缸,全是用石做成。到了這裡仿佛進入“石頭王國”。

石頭寨組秉持共建共享、以工代賑、助農增收的原則,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庭院經濟項目,組織村民參與家鄉建設,激發村民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同時獲得報酬增加收入。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處處是美景,這是村民們用舊石磨砌成的石磨牆。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處處是美景,這是村民們用舊石磨砌成的石磨牆。

除此之后,石頭寨組以鄉情鄉愁為紐帶,組織發動鄉賢和“四鄉”人才等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添磚加瓦。鄉賢黃緯明捐助資金,為石頭寨組粉刷老舊脫色的農房外牆。

新屯中學自覺延續脫貧攻堅期間的干群關系,組織教師到新屯村石頭寨組開展“藝術振興鄉村·創意點亮農村”活動,開展庭院打造、景觀設計、牆體彩繪等工作。受濃厚的鄉情、鄉愁感染,石頭寨組羅萬光老人主動騰出房前空地支持村庄建設,展現了朴實的家國情懷。

在石頭寨,古老大樹、農耕用品、特色石磨景觀牆、“圓堡”糧倉和文化廣場,以及粉白的牆壁上一幅幅色彩絢麗、質朴活潑、散發著濃郁農村特色的彩繪畫扑面而來,牆上繪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文化等內容,每天都會吸引不少居民群眾駐足觀看。“娃娃就是喜歡看這樣多彩的圖畫,看多了就記住了,讓法治教育從小抓起,這對娃娃的成長大有作用。”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小朋友在文化牆前拍照留念,對文化牆贊不絕口。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將庭院美化與民族特色文化、農文旅相融合,有效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

望謨縣新屯街道新屯村將庭院美化與民族特色文化、農文旅相融合,有效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

沿著“全民健身路”,跑向幸福新生活。“國家在村內修建這條‘健康跑道’,把服務群眾健身的‘最后一米’延伸到石頭寨組的百姓家門口。這條跑道,將帶動石頭寨群眾跑向更加幸福的新生活!”鄉賢黃緯明,土生土長農村人,看到自己家鄉發展越來越好,發自內心地高興。

新屯街道堅持以農興村、以業富民,聚焦“+旅游”融合發展,將產業振興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同謀劃、同實施,雙促進、雙提升。在新屯組、石頭寨組等沿河打造休閑垂釣園、水上玩樂園、流水養魚場和康養健身設施,進一步豐富行、游、娛要素,助推旅游業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建好健康景園,新建10公裡鄉村旅游路、2公裡登山健身步道,將特色民族村寨、布洛陀祭祀廣場、千畝梯田、產業基地、古村落等聯成33.3公裡徒步賽道,增加了觀景點、打卡點。特別是從新屯街道辦至石頭寨沿河左岸打造的共3000多米“健康跑道”,不僅讓大家在休閑娛樂中強身健體,更是推動當地農文體旅融合發展。

平洞街道壩奔村:變廢為寶煥新顏

“之前這裡主要是拿來堆柴火,現在利用這些舊瓦、老磚砌成小圍牆后,門前干淨整潔多了,種植的生蔥綠油油的,也方便生活!”在望謨縣平洞街道壩奔村壩奔組村民岑繼良家中,他對改造的庭院很是高興。

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平洞街道立足壩奔村產業、基礎設施、群眾意願等實際,選定群眾支持力度較大、群眾參與度高和適合實施庭院經濟項目的壩奔組為項目點,把發展“庭院經濟”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讓農家的方寸之地變成“增收寶地”。

組織村兩委干部、網格員到組召開群眾戶、院壩會,全覆蓋入戶161戶宣傳動員。通過清理整合,壩奔組共打造出83塊“種植園”,經過前期調研和群眾共商,壩奔村選擇群眾感興趣的檸檬作為“小果園”種植物。通過“三小園”建設,果園預計帶動每戶群眾增收400元、菜園預計帶動收入200元、養殖園預計帶動每戶增收400元,增加群眾生產經營收入。木工黃玉勝等8名村民參與項目務工。

壩奔村村民在整治房前屋后空地計劃種植檸檬果苗。

壩奔村村民在整治房前屋后空地計劃種植檸檬果苗。

為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探索路徑,平洞街道聚焦創建庭院經濟示范點,目前積極性高,對項目建設大力支持的6戶示范戶已完成自家庭院建設。結合群眾養殖需求,為110戶群眾定制養殖籠,保障群眾養殖需求,提高群眾收入。在建設庭院中,村民們積極將自家老磚、老瓦、老缸、老木料等物品進行無償捐獻。

治理河道、連通水系、打造水景觀。“在發展‘庭院經濟’與鄉村振興中,我們積極探索立體種養模式,寨中的河段上段作為生活區、中段養魚、下段養雞鴨鵝。同時,用好用足各級定點幫扶單位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洛郎村、壩奔自身優勢,探索‘栗香平洞’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繪制洛郎至壩奔文旅融合協調發展藍圖,推動周末農旅和鄉村旅游一體化發展。”望謨縣平洞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唐明祥介紹。

邊饒鎮播東村:紅色領航 綠色發展

“曾經亂堆亂放、滿地泥濘的庭院,如今整潔有序、綠蔭蔥蔥﹔曾經荒蕪雜亂的院落,如今美觀古朴、瓜果飄香……”談起近年村裡的變化,邊饒鎮播東村支書黃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望謨縣邊鐃鎮播東村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產業”模式,將豐富的紅色文化優勢轉化成為農民致富的綠色產業優勢。圖為村民們在百香果產業基地務工增收。

邊鐃鎮播東村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綠色產業”模式,將豐富的紅色文化優勢轉化成為農民致富的綠色產業優勢。圖為村民們在百香果產業基地務工增收。

近年來,邊饒鎮播東村以“紅”和“綠”為主題,利用“紅色文化+民族文化”作為引領,推動綠色立體經濟發展,實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培育淳朴民風、增加群眾收入、共享和美播東”的目的,讓老區“紅”變生態“綠”。

“庭院經濟+黨建引領”,黨群同心共建“紅色園”。邊饒鎮播東村著力探索“紅色文化+美麗鄉村”模式,建設、維護和利用好紅色紀念設施,實施紅色革命遺址修葺維護工程,對播東洞等進行保護和修復。修建了革命陳列室、村庄紅色文化廣場、紅色景牆及紅色宣傳欄及配套設施等,打造出可看可學的紅色亮點,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和美麗宜居示范村。

村民們在房前屋后栽種百香果。

村民們在房前屋后栽種百香果。

如今,播東村家家戶戶都種上百香果、花卉和蔬菜,實現庭院經濟在改善村民人居環境的同時,還開辟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使“庭院經濟”建設成為激發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實事工程。

新屯納包村:“積分超市”讓鄉村更文明

沿著蜿蜒的山路進入望謨縣新屯街道納包村的納義組,腳下的村道干淨整潔,房前屋后樹綠花香。“如今,鄰裡鄉親會爭著將門前屋后打掃得干干淨淨,還會自覺維護村裡的環境衛生。”岑朝英在村裡生活了大半輩子,在他看來,這種變化,主要得益於“流動積分超市”。

納包村開展環境治理評比。納包村村委會供圖

納包村開展環境治理評比。納包村村委會供圖

眼下,納包村正積極探索全面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新模式,群眾從“一旁看”轉向“一起干”,從“要我整治”變為“我要整治”,扮靚鄉村人居環境“掙”積分,正成為一種時尚。“看到鄰居家那麼干淨整潔,自己家如果臟亂也覺得不好意思,家裡環境衛生干淨了人才不會生病!”村民蘭羅氏深有體會地說。

望謨縣新屯街道納包村納義組村民積極主動在整治好的房前屋后種植花草。納包村村委會供圖

望謨縣新屯街道納包村納義組村民積極主動在整治好的房前屋后種植花草。納包村村委會供圖

村容村貌逐漸美了,村民的精氣神也變了。納包村黨支部書記黎必杰說:“鄰裡之間越來越和睦,還會相約一起參加志願活動。”

庭院深深如詩畫,花勁芳翠入畫來。望謨縣搶抓和美城鄉“四大行動”機遇,通過“鄉村庭院美化”,讓村寨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品質生活空間,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家家潔淨、戶戶美麗”的生動畫面。(文/圖 岑志福)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