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2023年全國五一巾幗標兵——
陳琳:把青春獻給消防

“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加入消防救援隊伍14年來,她一直將這十六字箴言銘刻在心。她就是陳琳,現任黔東南州凱裡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她是“雙消家庭”,與丈夫分別“駐守”在雲貴高原的兩頭,遙望千余公裡,為著共同的事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發光發熱。她是“工作狂魔”,不管是面對救援,還是火災事故調查,不管是日常防火監督,還是進村入戶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她始終沖在工作一線。在各色執法誘惑和新興產業的火災防控壓力下,她始終保持初心不改、心系群眾,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出色的工作業績和崇高的職業道德,展示出一位新時代消防監督員的風採。
鏗鏘玫瑰“多面手”
陳琳,苗族,1990年出生,2008年入伍,2014年由一名消防“戰士”轉變為一名消防干部,從事過滅火救援、消防監督、火災調查、宣傳教育等工作。
在工作上,她思路清晰、做事果斷、敢於攻堅、勇於奮斗,屢獲表彰:2021年獲貴州省黔東南州婦聯黔東南州三八紅旗手、2021年獲貴州省黔東南消防救援支隊優秀共產黨員、2021年獲貴州省“最美勞動者”、2022年獲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2021年度執法服務先進個人、2022年獲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優秀女干部、2022年獲貴州省五一巾幗標兵並作為唯一先進個人代表作先進事跡宣講、2022年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在生活上,她致力於“傳幫帶”,緊抓開會、聊天等各種機會帶學員、教文員,向大家傳授經驗和業務知識,周圍同事們一提起她就會說:“琳姐教過我……”
執法為民“排頭兵”
作為全國最高移民安置點的凱裡市某小區,體量龐大、人群特殊,存在很多火災風險需要勘定排除。社區和管理單位有心整改,卻又找不准症結,急得焦頭爛額。陳琳了解到此事后主動聯系小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對小區開展了一次“體檢式”檢查,她帶著人爬上樓房頂,鑽進地下室,從這一棟“摸”到另一棟,詳細記錄存在的問題,耐心解釋整改理由,合理提出整改意見。
監督檢查。
目前,地方黨委政府共啟動600余萬元易地扶貧專項資金,完成穩壓泵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等100余條火災隱患的整改,完成白午街道消防工作站建設、“電動自行車禁入電梯系統”試點、消防主題廣場等要素的提檔升級,極大提升了該移民安置點應急處置能力和消防安全水平,真正做到了為群眾辦實事,社區和管理單位都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投入1.18億資金的某大型康養項目是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企業,由於設計側重民族特點導致存在了很多火災隱患。“你們今天說這裡是木質裝修不符合消防要求,明天說那裡的樓梯鋪地毯不能達標,你們到底想怎樣嘛?是不是想和我們過不去嘛……”“這裡我們是為了融合黔東南的民族特色,你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嘛,不然破壞了我們的格局……”面對諸多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直接拒絕,她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和耐心,連續幾天鑽研相關規范、咨詢專家。同時,一遍遍向企業負責人解釋整改理由和最優方案,一遍不行說兩遍,兩遍不行說三遍,原本不理解的企業負責人也被她的一遍遍“說怕了”,漸漸理解了不合格裝修的火災危險性,並陸續逐項對該項目進行整改提升,為項目后期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防患於“未燃”。這位負責人操著福建口音的普通話說:“陳參,你人長得靚,工作也靚!”為集中有效治理高層民用建筑突出風險隱患,陳琳在全州率先研究並快速成立以凱裡經濟開發區合創·公園一號高層住宅小區為試點,推動落實117萬元住宅大修基金用於居住小區消防設施整改。目前,已實現公園一號小區隱患全部整改完畢。因黔東南州農村地區電氣火災佔比高,“小火亡人”火災易發、夜間火災亡人佔比高,發生火災極易造成“老弱病幼”等特殊人群傷亡。為發生火災后能夠迅速報警,快速警示戶主或當事人並通知周圍群眾、政府專職消防隊伍等目標人員,讓戶主(當事人)能夠第一時間自救和被救,減少因發生火災反應時間短導致的人員傷亡情況,陳琳盡心研究,草擬了《消防區域聯防預警報警系統》研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這些只是陳琳14年以來開展防火工作的縮影,除了參與執法檢查以外,她還密切關注消防安全管理體制機制的建設,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群眾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症”, 比如為解決凱裡市區消防水源的建設、維護、管理問題,擬寫並報審了《凱裡市消防水源管理規定》﹔為促進消防安全責任落實,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草擬了《凱裡市消防安全約談實施辦法(試行)》﹔為深入推進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健全完善對佔用、堵塞消防車通道等妨礙消防車通行違法行為的預防和懲處體系,推動出台了《凱裡市消防車通道治理聯合執法工作機制》並函告相關部門﹔除此之外,還有某建材市場的疏散問題、某高層小區消防設施癱瘓問題、某小區疏散樓梯的排煙問題……陳琳都一一耐心幫助解決,她已成為了群眾和企業喜愛的“消防美妞”。
福爾摩斯“火調員”
火災調查工作對監督干部的業務素養、實踐經驗和能力素質要求較高。許多同志望而卻步,精益求精的她,為做好火災調查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無論哪個監督干部管轄片區發生的火災,她都要求主動參與,通過一步步摸索,一點點學習積累,逐漸掌握了火災調查的過硬本領。某出租房發生一起亡人火災,但是由於救援需要尸體位置被移動不能確認,當事人過多不能及時控制導致嫌疑人逃跑、被害人家屬鬧事,與其他部門溝通不暢、配合不順、移交困難。面對重重困難,她連續兩天共24小時在火場堅持調查,最終在其他同志的配合下找到了有一次短路痕跡的熔珠,直接認定了起火原因為電動自行車短路引發,並成功以“失火罪”移交了公安機關。
火災調查工作。
某廠房發生火災,但是由於當事人不在、起火點周圍無明火和電器設備、起火現場無目擊人,她排除了所有常見火災原因依然不放棄,最后通過提取周邊視頻,一幀一幀排除可疑點、可疑人員,終於認定起火原因為小孩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火災,給了受害人家屬一個交代、群眾一個滿意答復。工作14年以來,陳琳先后參與、勘查過100余次的火災調查,撰寫各類匯報材料、經驗總結百余份,並撰寫了《如何加強火災調查的幾點思考》調研報告,2021年作為唯一的女干部代表黔東南州消防救援支隊參加全省火災調查大比武,2022年作為火災調查業務骨干參加全省火災調查培訓。現在,每當遇到火災事故調查,同志們都會說“聽聽琳姐意見”。
消防阿勒“宣傳者”
“防火工作,宣傳系一半”,這一直是陳琳堅信的一點。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火意識,她閱覽了大量各類公益廣告和熱搜詞條,在如何讓人接受消防知識宣傳方式上下足了功夫。“歷史+輕喜劇”的題材是任何年齡都喜愛的,她結合赤壁之戰和消防工作特點編寫了《逆襲赤壁之消防篇》,並制作成動畫,榮獲了由司法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國普法辦公室舉辦的2016年第十二屆全國法治動漫微電影作品征集展播活動的公益廣告類三等獎。通過直播的方式,在元宵節等重點時段,以景區、高層建筑、農村等特殊場所為主題,為人民群眾講解各類場所的火災危險性及消防設施的檢查方法、使用方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火災防御能力,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喜愛。通過視頻、現場、夜查等方式,組織小型經營性場所主體責任人、企業員工、小區居民等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教群眾學習消防知識、逃生自救本領,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黔東南州是全國農村防火的主戰場,她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生活習俗,與消防安全宣傳有機結合,將家庭火災預防、常見火災扑救方法等消防知識改編成“民歌”“山歌”“快板”在下司古鎮、高鐵南站、蚩尤廣場等地,通過“趕場天”“苗年節”“侗年節”等時機開展消防宣傳,被群眾親切的稱為“消防阿勒”。
宣傳。
為母則剛“爽約人”
人們常說,選擇了消防,就選擇了犧牲與奉獻。陳琳作為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名女干部,她一直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沖鋒在前、問心無愧。但作為一個“雙消家庭”的母親,她卻充滿內疚與虧欠。作為女兒,父母生病未能在床前盡孝一直是她心中的虧欠﹔作為母親,兩個孩子一直處於“托管”狀態,孩子成長期間的缺席一直是她心裡的遺憾。作為妻子,她與同是消防救援人員的丈夫分別駐守在雲貴高原的兩頭,每次放棄團聚的“不得不”一直是她心中的無奈。曾經,因為家庭她也想過放棄,但是從兒時對消防隊伍的向往、父親作為“老消防”對她的教導到現在心中對消防工作的一腔熱血、父母及親人給她的堅強后盾,都讓她在心中燃起一把火,她經常說:“父母別樣的愛,給了我堅強的品格。我想,這種品格,也將在自己的女兒、兒子心中發芽、生根。”“我和鄧睿都是消防救援人員,雖然分開兩地,但我們認為彼此信任、理解、支持和鼓勵,才是表達關心、表達愛意的最好方式。”
陳琳同志始終不忘初心、牢記囑托,把青春獻給了消防,忠於職守、甘於吃苦、樂於奉獻,用自己的青春之力踐行著“人民消防為人民”的忠誠誓言,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祖國建設發展貢獻了先鋒力量。(文/圖 貴州省總工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