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聲——洪江金色鄉村文化藝術節”如約而至

春暖花開,萬物生長,藝術的種子,伴隨著春的氣息,在荔波縣洪江村悄悄地生根發芽。日前,“春之聲——洪江金色鄉村文化藝術節”在連片油菜花田旁如約而至,絡繹不絕的人群來到這裡擁抱花海,踏青迎春。
當天,文藝表演、藝術作品展、音樂會、非遺文化體驗、民間手工小吃、土特產展銷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舞獅表演、矮人舞、《苗寨敬酒歌》等表演輪番亮相,小小的舞台上盡顯荔波布依、水、苗、瑤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激情上演,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現場此起彼伏。盡管細雨蒙蒙,現場早已是人頭攢動,處處洋溢著熱烈祥和的喜慶氣氛,大家都前來“赴宴”,赴一場春日的盛會。
潘小威是一名小學教師,趁著周末,帶著家人孩子來洪江的他說:“洪江村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村庄,今天帶家人來參加藝術節就是想讓她們放鬆一下心情,孩子看到舞獅表演非常開心,都不願回家了。”
2023年的春天,藝術家們用相機、攝像機、畫筆等記錄洪江,創作了一幅幅光影、油彩、水墨作品及一首首心靈詩歌。通過前期征集,分別評選出攝影、詩歌一、二、三等獎和繪畫入展作品。
在攝影、繪畫、詩歌作品征集展上,一幅幅以展現洪江自然山水、民族風情、民俗節慶文化、鄉村振興建設、藝術村建設等為主題的作品帶領大家發現洪江之美,讓前來的人們駐足欣賞。
當地村民蒙淑莉說:“今天在我們洪江舉辦藝術節,一幅幅作品通過攝影家的鏡頭,還有藝術家的畫,展現了我們洪江的美,給我們村民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讓我們村民更能發現洪江的美,舉辦這個活動,也更加的豐富了我們村民的生活。”
活動現場。
在洪江農家市集上,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非遺好物匯聚,給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個氛圍濃厚、精彩紛呈的非遺文化盛宴打卡地。現場不僅有油炸粑、紫米等地方特色產品,還有造型精美的手工編織品,各式各樣的產品琳琅滿目。
洪江村黨支部書記韋永蘭介紹:“為更好充分利用洪江國際藝術村資源,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旅游格調品位,我們舉辦了這次活動。希望以此為契機依靠各級的合力優勢,聚力打造荔波洪江特色文化標識,用活外來及鄉土文化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積極推動全縣藝術鄉村建設。”
近年來,洪江村結合福馬文化、扎染古布技藝等文化遺存,以閑置老民房、傳統村落為媒介,吸引105名藝術家入駐。目前,完成老房改造68棟,建成土語南居、雁西書院、拉岜公社等31個藝術工作室,年接待研學2萬人次以上。讓“閑置地”變“生財地”“廢舊房”變“文創房”“空心村”變“藝術村”,一個典型的深度貧困村逐漸脫胎換骨,先后獲得“國家森林鄉村”“貴州省村規民約示范村”“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黔南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等稱號。(文/圖 胡婷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