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觀山湖視窗>>聚焦觀山湖

觀山湖區百花湖鎮:想方設法為稻田“補水”  全力以赴穩產保豐收

2022年08月26日14:37 |
小字號

“農業就是‘看天吃飯’,稻田缺水的情況今年還是頭一回,現在稻子正處於灌漿期,必須有充足的水才行……”受持續晴熱天氣影響,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哪嘎村的100余畝稻田已是牛蹄之涔。

哪嘎村水稻種植主要集中在半山上,離最近的水源——貓跳河還有一大截距離,以往靠著山塘流淌下的水就能滿足稻田用水需求,但今年受天氣影響,流淌下來的涓涓細流已經無法讓田裡的水稻“喝飽”。村裡“老庄稼人”柴繼祥家的稻田已經出現了許多裂口,等待著水來“縫合”,這讓柴繼祥心急如焚。

“想要取水灌溉稻田,非有水泵抽水不可。”

2.安裝水泵。

安裝水泵。

“好在鎮裡了解到我們村情,連夜給我們送來了3台水泵和2000米水管,讓我們能夠抽水保庄稼。”哪嘎村黨支部書記鐘世奇介紹,設備到了后,他一大早叫上柴繼祥和其他幾個庄稼人,一起拖水管、接電線、安水泵,忙上忙下、出人出力,往來於半山腰的稻田和山下的貓跳河,給田裡的稻子接通了“喝水”的“吸管”。

1. 大家將水管從半山腰鋪設下去。

大家將水管從半山腰鋪設下去。

經過一上午的奮戰,水管裡涌出清涼的河水,田裡的稻子“喝”上了水,微卷的葉片也漸漸舒展。擦一擦額頭上的汗,薅一薅有些汗濕的頭發,看著水不斷讓稻田的裂口“愈合”,大家臉上也多了許多笑意。

同樣開心的還有雲歸村黨支部書記饒文勝,看著運水車駛進村裡,把又一車水放到大棚的水窖裡,他緊鎖的眉頭也漸漸放鬆。

4 渾圓的水管將水送到最遠的稻田。

渾圓的水管將水送到最遠的稻田。

“這大棚是我們村的草莓育苗、種植以及即將發展林蛙養殖的重要工具,尤其是當前草莓正在育苗,缺水簡直就是‘要命’,它們吃不上水,我們急得吃不下飯……”饒文勝說。

雲歸村四面環山,風景優美,環山的地形不乏有許多清溪小流,但持續的晴熱少雨讓這些水源也漸漸“捉襟見肘”,更別說“支援”大棚。

“鎮裡知道我們這裡的情況后,給我們派了一輛運水車,每天給我們大棚送水,一次10立方,一天3-4次,能夠維持我們64個、47畝大棚的用水。”饒文勝介紹道。

水從運水車上不斷輸送到大棚的水窖,水花濺起晴熱中的一片清涼。

3.村民筑起一級級的小水壩讓下麥城村沒有用水之憂。

村民筑起一級級的小水壩讓下麥城村沒有用水之憂。

“水,管夠!”村民班大哥笑道。

相比哪嘎村的水稻“吃水難”、雲歸村大棚“用水難”,下麥城村的水稻就幸福許多。無數山泉匯集而成的一條小河蜿蜒村中,又經村民們的層層“攔截”,一道道小水壩讓河水維持著豐盈的狀態。渾圓的水管把水送到最遠處的稻田,滿溢而出,滋養每一寸稻田的泥土,激起沁人心脾的稻香。得天獨厚的水土優勢讓下麥城村的稻谷品質在百花湖鎮首屈一指。

漸漸飽滿的稻穗隨風搖曳,在夏秋之交便開始譜寫豐收的希望。

5谷臘村水稻“喝”上了水。

谷臘村水稻“喝”上了水。

“目前我們已經調配水泵15台,運水車2輛,水管8000余米分配至各村,對缺水的稻田進行補水。”百花湖鎮水利站負責人黃光志說。

據悉,近期以來,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將防范高溫干旱保秋糧豐收作為當前“三農”工作首要任務,通過宣傳動員、聯系保險、技術指導、儲備水源、調配農機防范次生災害等方式,盡力減少損失,全力以赴奪取秋糧豐收。

“我們還將持續做好監測,盡力盡責抓實抗旱工作,全力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安全。”百花湖鎮副鎮長鄭怡說。(文/圖 王明元)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