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陳雋逸

貴州省雷山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打造社區食堂,讓群眾——

吃飯有好去處 增收有新出路(有溫度的舉措 暖民心的行動)

本報記者 陳雋逸
2022年08月23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去年以來,貴州省雷山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打造社區食堂。社區食堂不僅方便群眾就餐,還為安置點的企業解決員工吃飯問題,降低企業負擔,助力穩崗就業。同時,根據食材需求,食堂還向搬遷群眾“點單”,發展訂單種植,按市場價格保底收購。既服務民生需求,又促進產業發展,帶動百姓致富。

中午12點,最后一個孩子被母親接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龍頭街道就業車間兒童托管中心的員工楊水青鎖上門,溜達著去附近的社區食堂吃午飯。

去年以來,雷山縣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企業和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創新推出社區食堂,為群眾提供便捷的就餐服務,同時,食材向搬遷群眾購買,助力其發展訂單種植,推動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為居民服務——

解決就餐問題

兼具多元功能

正值就餐高峰期,楊水青走到社區食堂時,門口已排起了隊。

間隔1米,打開健康碼,測量體溫,再用免洗洗手液搓搓手,完成一系列流程,楊水青進入了食堂。看了看菜式,今天的6元區有青椒茄子、手撕包菜、紫菜蛋花湯,8元區多了花菜炒肉。楊水青選擇了常吃的6元套餐,飯卡一刷,劃走6元,還剩100多元。

“廠裡每個月往我們的餐卡裡充值300元。”楊水青說,自己不一定每頓都去社區食堂吃,每個月300元的餐補有時還有剩余。

“中午休息時間比較短,自己做飯比較耗時,社區食堂解決了大問題!”去年10月,楊水青到就業車間兒童托管中心工作,專門負責照看車間員工的孩子,中午通常有1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過去沒有社區食堂的時候,有時我自己回家做飯,有時來不及就在街上找家飯館吃一頓。”楊水青說,有了食堂以后,吃飯很方便,“盤子一收,吃完就走,節約了許多時間。”

楊水青所在的龍頭街道羊排安置點有1.2萬多人,搬遷群眾來自8個鄉鎮。“搬過來以后,不少過去同村的居民不住在一起。”龍頭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徐朝忠說,社區食堂也為大家相互認識和了解提供了平台。

“我們常在廣場上組織群眾跳跳蘆笙舞、唱唱苗歌,群眾參與1次活動可獲得1個鄉風文明積分,1分值1元錢,可以去社區食堂兌換小禮品或者抵扣餐費。”徐朝忠介紹,通過這種方式,來自不同鄉鎮、不同民族的搬遷群眾能夠積極融入新的社區,“把文化活動組織起來,群眾一塊參加,安置點才會更有家的感覺。”徐朝忠說。

社區食堂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幫老百姓承辦酒席。過去老百姓家裡有什麼喜事,需要在村裡辦酒席,都是靠鄰居相互幫忙。搬遷過來后,沒有場地,怎麼辦?社區食堂運營方貴州雷公山苗侗山珍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峰介紹,社區食堂以成本價提供酒席服務。“酒席有固定菜譜,能夠引導群眾節儉辦酒席,杜絕大操大辦造成的浪費。”李峰說。

給企業減負——

員工共享食堂

降低運營成本

今年3月,當最后一袋米見底,雷山縣宏鑫工藝品加工廠負責人周宏艷跑到社區食堂,一口氣買了2000張8元錢的餐票,關掉了工廠員工食堂。

周宏艷所在的加工廠共有100多名員工,一直以來都是自己辦食堂解決員工的吃飯問題。過去,周宏艷周末通常都會開著小貨車,到40多公裡外的州府凱裡市批發市場購買下一周的食材。“去一次來回路程得兩三個小時,有時還沒時間去。”周宏艷說。

周宏艷算了一筆賬:過去,一個月需要20多袋大米、15桶油,再加上水電氣和廚師的人工費,食堂一個月要花掉1.8萬元。“有了社區食堂,我每個月能夠節約6000到8000元,關鍵是還省事兒!”從繁雜的后勤事務中解脫出來,周宏艷可以專心做業務了。

去年12月,社區食堂運營方召集社區27家幫扶企業的負責人開了個聽証會,一是為他們介紹社區食堂的功能,二是向他們聽取對食堂收費的意見。“結合企業的需求和維持食堂運營的需要,我們定了6元和8元兩種套餐,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李峰說。

開完聽証會,雷山谷雅發制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立即往食堂飯卡中充了2.7萬元。如今,安置點的企業都關掉了自己的食堂,社區食堂也成為共同的員工食堂。

“我們很多項目管理人員都來自外地,家不在這裡,確實很需要食堂來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粵桂粵黔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聯盟粵黔調研協作一組組長徐仁泉說。

“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安置點的企業對解決群眾就業非常重要,如何服務好他們、降低他們的經營成本,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雷山縣鄉村振興局局長祖丕波說,過去家家辦食堂,不僅成本高,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在車間裡面既搞餐飲、又搞生產,員工的就餐環境也不好。社區食堂幫助企業解決員工便捷安全就餐問題,也是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祖丕波說。

據介紹,社區食堂開辦以后,羊排安置點新增了12家就業幫扶車間,提供就業崗位1200余個。

促群眾致富——

發展訂單種植

帶動產業增收

在雷山縣永樂鎮黨開村,地裡的花菜成熟了,羊排安置點的不少村民回到地裡,忙著將花菜採摘裝箱。

今年2月,貴州雷公山苗侗山珍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向村民們訂了3000斤花菜,按照每斤1.8元的價格進行收購。5月,公司派來大貨車將花菜裝走,不一會兒,就送到了社區食堂和雷山縣各單位、學校食堂的后廚。

“根據食堂的食材需求,我們向搬遷群眾購買,按照市場價格向搬遷群眾進行保底收購。”李峰介紹:“不少搬遷群眾在老家還有土地,常常會回去干點農活,通過訂單種植,既保証食堂的食材供應,又能夠促進搬遷群眾增收。”

28歲的龍晶晶原是永樂鎮村民,在龍頭街道的幫扶政策下開了自己的公司,加上父母又外出務工,家中8.5畝土地閑置了近5年。去年底,龍晶晶將土地流轉出去,每年可收到1萬元左右的流轉費。

“對於有閑置土地的群眾,可以將土地流轉給村裡的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統一種植后由公司來收購農產品。”李峰介紹,通過將閑置土地整合利用,發展食用菌、辣椒等特色農業,讓搬遷群眾的土地不撂荒、有收益。

“社區食堂背后是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祖丕波介紹:“在生產端,組織群眾進行規模化種植﹔在銷售端,由企業來對接市場,解決過去老百姓零散面對市場、抗風險能力不足的問題,將更多的利潤和產業發展的成效留給脫貧戶。”

“一頭連著土地,一頭連著市場,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對稱,這也是社區食堂得以為群眾提供低價餐飲的一大原因。”李峰說,根據農特產品的生產情況來量身定制食堂菜單,根據食材需求和群眾意見發展訂單種植,實現了服務群眾和產業增收的雙贏。目前,依托社區食堂背后的供應鏈體系,每天有10余噸各類食材被送進食堂、景區和學校,帶動產業增收約30萬元。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3日   第 15 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