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地方網群>>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聞資訊

匯川區鬆林鎮:緊盯政策落實,推動“黔貨出山”

2022年04月07日10:4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新國發2號文件指出,貴州要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做優做精特色優勢農產品,提高重要農產品標准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和大型商超在貴州建設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推動“黔貨出山”。

面對這一重大機遇,匯川區鬆林鎮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精准謀劃,專題研究壩區建設,進行全面規劃、部署,與遵義辣椒集團、遵義蔬菜集團、廣東恆基農業、深圳綠農生物公司簽約合作,解決“村民種什麼、誰來種、賣給誰”的問題。

筆者在鬆林鎮上庄壩保供蔬菜示范基地看到,基地辣椒、四季豆春耕育苗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遵義銀漁翠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萬銀紅告訴筆者,因今年氣溫較低,基地便採用堆積育種的方式。

“堆積育種的好處就是溫度恆定,利於辣椒出苗,減少爛秧爛種。種子發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后,就會立刻組織工人把它放在水池裡面,進行漂浮育苗。”萬銀紅說。

據悉,鬆林鎮上庄壩區位於匯川區中心城區西南部,地處鬆林集鎮區域。2019年,鬆林鎮將壩區原688畝1859塊田土統一流轉,改革建設成733畝的“一塊地”,實現新增耕地45畝,並將傳統的“土塊承包”模式轉變為“面積承包”模式,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保障農戶土地權益。

萬銀紅介紹,相較於傳統的“土塊承包”模式,“面積承包”模式使土地更加統一,方便集中管理:“現在壩區統一規劃和建設了壩區機耕道、灌溉系統、冷鏈倉儲、智慧農業等現代農業配套基礎設施,不僅農產品的種植更加方便輕鬆,也實現了土地的增產增收。”

目前,壩區大力實施農業“321”工程優良組合模式,高標准種植蔬菜,並依托遵義農產品產銷對接智慧服務中心,著力構建農產品收購、運輸、配送一條龍服務體系,實現壩區“生產端”與“銷售端”的無縫銜接。

同時,作為全市保供蔬菜基地和市長“菜籃子”工程之一,壩區還借助遵義恆基綠農農業發展公司多平台產銷對接,以“1+N”模式(即:1個供港蔬菜基地+N個訂單種植)種植廣東“菜心”,輻射帶動周邊村(居)發展訂單種植、保底收購,形成供港蔬菜產業全鏈條,實現鬆林產業“有引領”。

據鬆林鎮黨委副書記楊朔介紹,當前壩區噴滴灌、冷庫等項目相繼落地建設,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廣東恆基農業即將開展廣東菜心等蔬菜種植。項目建成后,社區通過紅粱倉庫、噴滴灌、冷庫等基礎設施項目入股保底分紅、玉卓養豬場及壩區魚塘等分紅,實現村集體經濟收益30萬元以上,覆蓋周邊脫貧戶40戶125人,帶動周邊勞動力就近務工100余人次。

除此,鬆林鎮還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通過市場經營主體、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間的高效分工與協作,實現共建共管、共利共贏。牢牢把握“利益聯結”這個關鍵,創新建立“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老百姓增收致富,初步實現了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

談及生活變化,村民王榮義給筆者算了一筆收入賬:“每個人一畝土地分紅就是22.5元,我們精准扶貧的每一個人另外還有50元,我們家六口人,加上我把土地流轉出去,一畝土地的租金800元,一畝土地就能收入1235元,收入高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如今,鬆林鎮上庄壩壩區已成為全省“500畝以上省級樣板壩區”和全市“教科書式的模板”。上庄壩區所在鬆林社區已成功申報“全省第三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市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

“鬆林鎮將始終堅持培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實現高效益的‘四新一高’發展思路,加速推進鬆林鎮各項目落地。”楊朔表示。(夏雯珺、鄧杰)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