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江口:堅守小縣足球夢 玩轉校園足球【2】

足球是江口人民引以為榮的歷史名片,上世紀70年代到“十二五”末,江口縣在參加各類足球比賽中,獲得全國第一名1次,貴州省第一、二、三名各1次,銅仁市第一名6次。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比賽2次,代表銅仁市參加貴州省“三好杯”比賽4次。
由內及外 構筑交互融通渠道
江口縣面向全體學生普及校園足球運動,加大投入,建好足球場地,把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示范縣納入教育“十四五”規劃,並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共投入資金4600萬元建成23個足球場,實現了鄉鎮以上學校全覆蓋。同時,充分發揮教育部評選的18所“全國校園足球示范校”的引領作用,帶動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人人踢足球,實現以賽促訓、提升水平的目的。班級之間每周開展班級聯賽,學校之間開展校際周末聯賽,教育局組織開展全縣性的足球聯賽,每年投入賽事經費60萬元左右。統籌調度,加強督查,把學校人變為系統人,統籌調度足球教師跨學校開展教學活動,開展校園足球常態化督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面向優秀球員拓寬成長通道,該縣各足球示范校組建足球班,培養苗子,發展精英,江口縣教育局打破招生區域界線,將縣二小足球班學生整體移交到縣四中。2020年中考,縣四中足球班5名球員以專業和文化雙優的成績被銅仁一中錄取,囊括了當年銅仁一中足球特長生錄取指標總數。開闊視野,提升水平,江口縣先后四年寒假組隊到廣西北海、海南三亞參加足球訓賽,與全國校園足球頂尖球隊切磋,獲得全國少兒足球精英邀請賽第一名,先后四年組隊參加貴州省“菁英計劃”足球比賽,獲得冠軍4個、亞軍2個,歷年成績居貴州省榜首。
2019年以來,江口縣共有1人入選全國、6人入選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最佳陣容,向北京大興體校、北京人和梯隊學校和中國足球學院西南分院輸送了9名優秀球員。該縣選拔去北京大興體校就讀的瞿憶羅以“全國少兒女子足球最佳射手”的身份,和世界足球巨星貝克漢姆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合影留念。從縣民族中學畢業有“江口小梅西”之稱的張雨林以國家一級運動員資格先后被銅仁一中、武漢體院破格錄取。
服務師生 拓展素質教育空間
江口縣近五年來,投入資金100余萬元,參加或舉辦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9期134人次、裁判員培訓7期165人次,強化師資,提供專業人才保障。
邀請原國家足球隊隊長榮志行、中國足協裁判監督杜貴林等專家團隊開展培訓。2016年至2019年,該縣聘請的原國青隊退役隊員、國家B級教練孟令偉,全縣每年均招聘專業足球教師,現有專兼職足球教師68人,有足球教練資質教師42人、裁判資質教師58人。教育局建立的校園足球發展專項基金,已面向社會籌資96.7萬元。為該縣校園足球發展在全省、全市處於領先水平拓寬了路徑。
立足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該縣教育局將發展校園足球作為素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球育德、以球增智、以球健體、以球化美、以球促勞。參加足球運動的子女,普遍呈現吃苦耐勞、遵守公德、體格健壯、學習高效等良好素養。貴州日報天眼新聞以《魚和熊掌可以兼得!足球小將竟也是年級學霸》為題報道了該縣二小的典型事跡。
“十三五”期間,該縣在各類校園足球比賽中,共獲得全國比賽冠、亞、季軍各1次,省級冠軍5次、亞軍6次,市級冠軍12次、亞軍8次、季軍9次,位居全省全市前列。現有國家足球二級運動員7名、三級運動員5名。
貢獻社會 服務經濟發展大局
校園足球已經成為為江口縣教育事業加油鼓勁、為體旅融合聚焦爭光、為縣域經濟助力添彩的新生業態。
2014年以來,該縣已舉辦7屆全縣校園足球三級聯賽,每屆參賽均在1800人以上。2015年,貴州省首屆高中組、銅仁市小學組校園足球三級聯賽總決賽由該縣承辦,866名隊員參賽。2016年,舉辦了“梵淨山杯”全國校園足球邀請賽,北京人和、上海申花、成都明宇、重慶力帆、廣州東莞等8個位居全國前列的足球俱樂部梯隊384名隊員進行了為期7天的比賽。
2021年7月,銅仁市校園足球三級聯賽總決賽均在該縣舉辦,全市10個區縣85所學校的116支球隊2292名運動員參加了為期21天的比賽。賽事期間,該縣縣城賓館爆滿,景區游客激增。據概算,僅以上賽事對該縣第三產業貢獻就在3000萬元以上。
江口縣堅守小縣足球夢,玩轉校園足球,踢出了教體旅融合發展的廣闊空間。(圖/文 陳智勇、郭宗奇)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