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貴安:“五治”工作抓到底 滿足群眾新期待

農村“五治”工作是保障農村民生的關鍵抓手,是檢驗干部作風的試金石。貴陽貴安將“廁所革命”、鄉風建設、“三水同治”等治廁、治風、治水、治垃圾、治房“五治”相關工作落到實處,不斷順應廣大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推動“廁所革命” 鞏固脫貧成果
“通過工匠培訓,我們學到了技術,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條件。”在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剛參加完改廁培訓的工匠潘光學說。
2021年12月24日,貴陽貴安在修文縣六屯鎮開展了“治廁”工作示范點啟動會,現場改廁技術人員對化糞池、便池挖槽、安裝等步驟作了詳細示范和講解,修文縣各村級改廁技術指導員和農村建筑工匠等100余人參加,潘光學就在其中。
“培訓后村裡的建筑工匠對於‘治廁’有了更深地了解,更好掌握了技術,更多農村建筑工匠成為鄉村振興靠得住、用得上的有生力量。”大木村黨支部副書記李福貴說,通過一體化設施、小型人工濕地等方式或三格式化糞池處理的方式進行改廁,還能就近還土還田,實現資源化利用。
“多虧了政府扶持,我們家改造了廁所,搭建了洗澡間,生活環境越來越干淨、整潔。”大木村村民鄧啟現感嘆道。
據了解,2021年,大木村計劃改廁140戶,完成改廁272戶。其中,新村移民安置點集中式污水管網提升改造惠及261戶。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革命”是夯實脫貧成效,加快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貴陽市也是全國率先針對“治廁”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培訓的城市。
當前,貴陽貴安為做好“治廁”工作,已進行了農村戶廁全面摸底核查。同時,進一步細化了“治廁”標准和推進措施,制定《貴陽市農村“治廁”專項工作組名單及工作職責》《貴陽市農村“治廁”工作實績評價辦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使“治廁”工作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
樹立文明鄉風 打造宜居家園
清鎮市新店鎮鴨池河村,一塊“紅黑榜”醒目地張貼在村裡的信息公開欄上。“紅榜是表揚在鄉風文明建設中表現比較好的行為,為村民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黑榜則是起到提醒村民的作用。”鴨池河村黨支部書記郭修國說。
鴨池河村是全省23個紅色美麗村庄建設試點之一,為助力鄉村振興,鴨池河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強化督查考核等方式,樹立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的文明新風,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移風易俗工作,共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為樹立學習榜樣、調動村民的積極性,鴨池河村每月定期評選文明鄉風示范戶,被評上的農戶可以到村裡的超市免費領取價值百元的商品。
“評選文明示范戶,提高了村民建設文明鄉風的積極性,村民自覺性高了,大家更孝老敬老了,濫辦酒席的行為也少了。”鴨池河村村民陳德兵說,作為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積極主動參與文明鄉風示范戶評選,率先獲得獎勵,為群眾帶好頭、做榜樣。
據了解,2021年,貴陽貴安農村“五治”工作啟動實施以來,新店鎮以鴨池河村作為示范點首先打響“規范建房攻堅戰、碧水保衛戰、垃圾分類減量陣地戰、旱廁殲滅戰、移風易俗持久戰”五場戰役,採取“三步走”的方式“點、線、面”全面鋪開,整治成效初顯。
而鴨池河村的鄉風文明建設,僅是貴陽貴安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貴陽貴安已營造出新風正氣傳得開、陳規陋習必須改的良好氛圍,“治風”工作穩步推進,“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的城鄉社會新風貌逐步形成。
目前,全市共有158302名黨員簽訂承諾書,69691名干部職工和167680名村民主動簽訂承諾書﹔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完成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共835個村、完成率83.84%,完成修訂居民公約共607個社區、完成率91.42%﹔成立紅白理事會1195個,完成率71.99%。
開展“三水同治” 保障供水安全
“清鎮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很多村民居住的地方都高於水源地,村民們往往是看得見水、吃不到水。”清鎮市水務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先倫說。
為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近年來,清鎮市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為抓手,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的短板問題為著力點,規劃布局“一網三線”城鄉一體化供水網,打通全市通水大動脈,推動自來水管網向農村地區延伸,實現城市供水管網和農村供水管網互聯互通互補,促進供水設施整合和水資源高效利用,徹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短板和難題。
目前,清鎮市依托席關水廠、迎燕水廠、蓮花山水廠及配套供水管網建設,因地制宜分片構建3條城鄉供水線,日均供水能力達9萬噸,覆蓋清鎮74萬人口,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覆蓋率已達到95%。
污水排放問題一直是清鎮市紅楓湖沿湖村寨多年來需要解決的難題。對此,清鎮市啟動紅楓湖沿湖村寨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將紅楓湖二級保護區和准保護區村寨納入治理范圍。
“大沖村興隆組的污水處理設備是清鎮市紅楓湖沿湖村寨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中136套設施裡處理量最大的一套,日處理量可達80噸,解決了常住人口100戶408人及20余家農家樂的污水排放問題。”清鎮市紅楓湖沿湖村寨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承建單位運營部負責人彭熙說。
如今,沿湖村寨的生活污水先通過厭氧、好氧等處理,經過濕地再次處理,最后出水水質總體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A標准。
據了解,2021年,貴陽貴安農村供水保障工程任務共計11個,截至目前,工程已建設完工,正在進行通水調試運行等收尾工作,受益人口6.08萬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共涉及52個建制村,目前已全部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共計6條,目前已完成10條,超額完成任務。
打造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離不開住房和垃圾治理。2021年11月貴陽貴安開展農村“治房”工作以來,起草了《貴陽貴安農村“治房”工作實施方案》,推進農房風貌整治等重點工作,確保農村“治房”工作有序推進。2021年,貴陽貴安計劃設置6300個30戶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集點,實際完成6448個,完成目標數的102%。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一環。接下來,貴陽貴安將繼續扎實推進農村“五治”工作,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促進農村文明新風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為貴陽貴安當好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的排頭兵奠定堅實基礎。(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王晴、宋子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