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上周“熱搜小區榜”:花果園受用戶關注度最高

房源的受關注情況,一方面反映一個小區的受歡迎程度,另一方面體現這個小區的資源配套情況。房天下研究院大數據根據(8月9日-8月15日)用戶的關注度,整理出南明的熱搜小區TOP10,其中,花果園成為受用戶關注度最高的小區。下面我們來看看花果園周邊有哪些配套?
關注度一:幾何中心
自古以來,花果園一帶便是貴陽西南進出的重要通道。如今,隨著貴陽市的飛速發展,按照發展規劃,貴陽中心城區以老城區為中心,實施“北拓、南延、西連、東擴”的空間發展策略,花果園正好處於幾何中心位置。
今天的花果園,位於貴陽市中心城區,橫跨雲岩、南明兩城區,已成為城市的核心區域新地標,在貴陽立體化公共交通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行車至機場29分鐘、至貴陽北站11分鐘、至噴水池7分鐘。
花果園實景。
市政道路,形成“六橫六縱”交通路網格局。花果園規劃 12條城市一級主干道,已經全部建成通車,形成4條40米寬雙向8 車道,8條30米寬雙向6車道的“六橫六縱”交通路網格局,道路總長約為31.14km,其中,隧道7座、橋梁21座,公鐵立交橋梁、棚洞14座。
公交系統,滿足市民交通出行。花果園建設公交線路40余條,同時結合1.5環,建設BRT車站3個(蘭花廣場站、五裡沖站、鬆花路站),公交樞紐中心2 個(中央公園公交樞紐站、小車河公交樞紐站),滿足市民交通出行。
軌道交通,兩站相連將構成超大“地下城”。已開工建設的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貫穿花果園片區,設3座車站:花果園西站、花果園東站(與地鐵4號線的換乘站)、鬆花路站(與地鐵S3線的換乘站)。其中花果園東站與鬆花路站地下負一層連通,這座超大“地下城”體量達94691平方米,相當於13個標准足球場大。
3號線花果園東站上蓋沿線。
3號線預計2022年6月將全線洞通,2023年12月30日將全線開通試運營。建成通車之后,花果園的交通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關注度二:繁華商業
優化購物環境、完善基礎設施、豐富商業業態、增加優質品牌供給、提升改造社區步行街……作為貴州大型城市綜合體,花果園商圈整體商業體量近600萬平方米,巨大的商業體量為核心商圈的形成儲備了潛在能級。近年來,通過開展一系列促進商業與文旅融合的舉措,各業態間優勢互補,相得益彰,順應消費升級。
花果園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沖上全國熱搜榜單。在今年第二季度,“開業潮”復現、“首店經濟”如火如荼、520/618節日營銷輪番上陣,商業市場如同炎炎夏日般,熱浪不止。在今年第二季度全國熱搜購物中心名單中,花果園購物中心上榜,成為西南區貴州唯一上榜的購物中心。反映出花果園購物中心客流規模、新進駐首店品牌數量及熱度、主流C端消費平台的正向評論數增速、營銷活動影響力等指標實現較顯著增長。
樓宇經濟,風景這邊獨好。樓宇經濟是近年來中國城市經濟發展中涌現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它以商務樓、功能性板塊和區域性設施為主要載體,以開發、出租樓宇引進各種企業,從而引進稅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以體現集約型、高密度為特點的一種經濟形態。花果園已建成36棟寫字樓,近30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5749家(佔南明區樓宇企業總數的78%),樓宇企業就業人數43922人(佔南明區的64.82%)。
通過發展總部經濟,培育專業特色樓宇2棟(亞太中心、國際中心3號樓),超甲級寫字樓(雙子塔東座),引進具有影響力區域型總部企業,加速信息、資金、人才、技術等關鍵要素的聚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國際貿易中心(雙子塔)。
2020年,國際貿易中心(雙子塔)被列入南明區 “樓宇經濟服務標准化試點創建單位”﹔貴陽樓宇經濟促進會獲批在花果園成立,以政府產業布局為導向,以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為重點,打造樓宇業態升級合作、產業合作與招商、宣傳推廣與調研三大服務平台,促進地產經濟與產業經濟融合發展﹔宏立城集團當選會長單位﹔2021年3月,雙子塔東座獲評貴州首家超甲預評審寫字樓。
商業步行街,體驗民俗風情。2018年9月9日,位於花果園R1區的筑城映象·樂街開街。因緊鄰花果園的西出口風雨橋,不遠處又是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這裡成為不少游客進入花果園的第一站。作為一條以貴陽本土特色品牌為主的社區商業步行街,筑城映象·樂街更生動、更具體地展示了貴陽記憶的縮影及當地人的民俗風情文化,展現筑城的魅力。
項目總建筑面積14.5萬㎡,在建筑規劃方面,以開放式的整體布局,結合貴州侗族歷史文化,運用大膽創新的設計手法,演繹現代、傳統等多種建筑風格意境。整條商業街由潮玩新街、懷舊老街、民俗風雨街三大主題街區組成,三街相互融合,在人文情懷中構建空間序列和文化序列均錯落有致的開放式主題商業街區。
新零售帶動社區鋪成旺業鋪。貴陽市以建設“百場千店萬鋪”為抓手進一步振興商貿業,花果園憑借體量、客流、交通、人口吸納等方面的諸多優勢,一批以便利店為代表的零售終端呈現出遍地開花的趨勢,社區商鋪正向著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成為既有便民功能又有盈利能力的“旺業鋪”。“作為貴州本土規模最大的便利店連鎖品牌之一,凱輝便利店在貴陽開設超過200家店鋪。”凱輝便利店有關人士透露,其在花果園布局的店鋪已突破60家。
此外,社區商超在助推農產品“黔貨出山”方面也具有帶動作用。通過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物流”的生鮮零售業態,培育網紅農產品示范網點。目前,花果園已建成22個大型超市、數百家便利店組成的銷售平台。去年,花果園片區超市銷售扶貧農產品3261噸,銷售額達5608萬元。
關注度三:優質配套
構建全程教育體系,青少年就近入學。圍繞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目標,南明區大力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重點實施區域優質資源布局調整,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格局。花果園已建成的學校有:小學7所、中學3所以及多所幼兒園。通過引入名校資源,構成全程教育體系,有效服務了整個片區,滿足片區學齡兒童、適齡青少年“就近入學”的需要。
社區醫療分級診療,小病不再排隊難。為推進健康貴州建設,我省建立三級醫院聯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制,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大型城市綜合體花果園現有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滿足居民就近就醫的需求。
花果園中環廣場寫字樓集群。
身邊的圖書館,讓書香更濃郁。南明區圖書館坐落於花果園J區12棟,是全省首個採取社會化運營模式進行管理的圖書館,全館面積4000平方米,有閱覽坐席500個,由成人閱覽區、兒童閱覽區、報刊區、本地文獻區、多功能報告廳等組成。配置有紙質藏書5萬余冊、數字資源99萬余種,涵蓋政治、經濟、哲學、教育、文學、藝術、歷史、自然科學等22大類。圖書館通過開放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建設,實現“全面開放、免証進館、使用‘指靜脈’免押金借閱”等便民惠民服務措施。
多家機構進駐,服務片區經濟。各級政府基層組織在花果園設立機構:3個街道辦事處,3個派出所,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出入境服務大廳、南明分局花果園片區外國人管理服務站、南明區花果園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大廳、南明分局三中隊社區交管服務站、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花果園片區政務服務大廳、貴陽市公安消防支隊南明區大隊后沖路中隊、貴陽機場花果園城市候機廳、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等,均已入駐花果園。此外,為了深入片區為企業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務,目前有40多家支行網點、社區銀行、自助銀行等銀行服務機構分布在花果園各個片區,有效彌補了金融服務盲點,持續提升居民體驗。
生態立城,養身養心休憩之地。大生態是貴州的綠色發展戰略,在花果園城市改造中,生態環境的營造貫穿始終。花果園片區臨靠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和阿哈湖水庫,宏立城集團投資捐建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為城市涵養水源、淨化空氣,也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養身養心休憩之地。此外,還在花果園片區建設花果園中心公園、花果園中央公園、以及5個山體公園,大力打造生態之城,宜居之城。(文/圖 王瀚、吳啟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