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瓮安視窗>>瓮安新聞

瓮安:合作社“一條龍”服務 助推“金葉子”鼓群眾“腰包”

2021年08月27日15:07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採上部葉的時候,我們大家要注意,看到我們煙葉的這個莖都發白了以后,完全所有成熟再採摘……”8月23日,在瓮安縣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社員烤煙種植基地,滿眼都是一壟壟枝粗葉茂的煙株和一片片肥厚飽滿的煙葉,合作社理事長余登順正在給群眾培訓煙葉的採摘方法。

“2011年,自從合作社成立后,為了更好地服務煙農、社員,合作社整合了多方資源,組建了育苗、機耕、烘烤、移栽、分級等多個專業服務隊,降低了群眾的生產成本,又提高了作業品質和生產效率。”瓮安縣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余登順表示。 瓮安縣天文鎮烏江村村民楊光秀是前來參加培訓的學員之一,她家種植烤煙已有28個年頭,三年前,楊光秀到瓮安縣嵐關鄉流轉了240畝土地種植烤煙。從犁地、種苗、施肥到成熟採摘的每一個環節,合作社都會為他們主動做好服務。

“目前為止,已賣了5000多斤,總產值8萬元。合作社這些年對我們幫助也比較大。特別是今年,他們用植保無人機為我們噴洒農藥,飛機比人工又細致又快,在工錢上為我們節省了很多。”瓮安縣天文鎮烏江村村民楊光秀表示。

基地裡採摘下來的煙葉被送往了烤房,工人們再把煙葉編好、夾好,放入烤房中,經過一周的烘烤才能出爐。每年從烘烤開始到結束,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合作社的專業化烘烤隊和維修維護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合作社採取全托烘烤和半托烘烤兩種模式對群眾的烤煙進行管理。今年62歲的冉茂發是合作社聘請的專業烘烤隊成員之一,他主要負責烤煙的技術指導和溫度調控等工作。針對全托烘烤的烤煙,冉茂發都是“寸步不離”。如今,他一個月能拿8000多元的工資。

每到烘烤期,也是合作社維修維護隊最忙碌的時候,烤房的溫度控制器和循環風機在長時間工作下容易損壞,一旦損壞,整個烤房的烤煙就會受到影響,維修維護隊每天都在為群眾維修和巡查的路上。 “我們專業維修隊有四名隊員,每人各管一個片區,隻要接到需求電話,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煙農姓服務。”合作社維修維護隊工作人員劉樹詳表示。

烤煙的採摘、烘烤、定級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在瓮安縣天文鎮煙葉站,分級員們正在對群眾的烤煙分級,每一年開始分級工作之前,合作社都會為分級員做集中培訓。 “合作社每年都會對我們進行集中培訓,上崗后工資按5角5分錢一斤計件來算, 做得多賺得多,一天能賺100多塊錢。”瓮安縣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分級員王國琴正在分揀煙葉。 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的同時,合作社還勇於創新。每年烤煙房需要燃燒大量的煤炭,既不環保,價格也比較昂貴。2019年,合作社出資新建了一個生物質顆粒燃料工廠,通過以每噸250元的價格收購油菜秸稈、玉米秸稈及其他農林業廢棄物,用於粉碎烘干、制粒等加工環節,制作成為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以供烤房和部分家庭用戶使用。 “這個生物質燃料比燒煤減輕三分之二工作量,燒煤最多兩三個小時要加一次,加了以后還要清理煤灰。這個生物質燃料一炕煙滿了才清理灰,一天一夜隻需上兩次燃料。”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烘烤師 冉茂發介紹。

據了解,2020年,合作社通過蔬菜種植、機耕收益等多元化經營,共收益1475萬多元,帶動周邊群眾2267人就業。今年榮獲“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的稱號,對合作社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獲得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這只是我們合作社在鄉村振興開局之年的第一步,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為群眾當好煙管家,做好優質服務,同時,我們要加大生物質燃料的創新,為煙農減工降本,增加大家的經濟收入。”瓮安縣珠江烤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余登順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維維)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