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瓮安視窗>>瓮安新聞

我的扶貧故事

建起幸福橋 讓我們心連心

——瓮安縣永和鎮紅岩村駐村干部楊加友

2021年08月23日15:04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我叫楊加友,是貴州省公路局派駐瓮安縣永和鎮紅岩村駐村干部。

我在紅岩村駐村有兩個年頭,也為這裡的人民辦了一些事情,諸如協調爭取項目或資金幫助修建公路橋梁和飲水水池、幫助發展產業、改善村級文化和食堂設施、慰問困難群眾以及其他事實等等,這一件件為人民而辦的事貫穿於我在紅岩這片熱土上戰貧的四季,也點綴了我在這裡的600多個日夜。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座“橋”——它的名字叫作“幸福橋”。

余慶河從紅岩村橫穿而過,兩岸居住著該村很多村民,雖然在省公路局協同瓮安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相關部門共同合力幫扶下,全村有建成大小橋梁10余座,建成公路30余公裡,但還有少部分群眾還存在通行“最后一公裡”難題。

2020年5月的一天,我與村委以及工作隊戰友共同走訪兩岔河組位於河對岸的半坡自然寨,到了河邊后發現隻能從由原木搭建的橋通過,行走時要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入河中。通過與村民進一步交談后得知,去年紅岩村遭遇20多年一遇的大雨后已將原來的簡易橋沖垮,現在隻能從村民自行搭建的圓木橋通過。河對岸不僅居住著紅岩村30多戶村民,還居住著20戶猴場鎮大河村村民。

隨后,我立即向貴州省公路局駐瓮安同步小康工作隊領導匯報,得到了省公路局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公路局黨委書記李健親臨現場調研,經過分析研判后,省公路局決定幫助在紅岩村兩岔河組通往半坡自然寨處修建橋梁一座,具體由瓮安縣交通運輸局實施。隨后,貴州省公路局委托省公路局農村公路處、都勻公路管理局、黔南州交通局、瓮安交通運輸局相關領導和工程師到現場勘察並進行設計。

在領導要求我給這座橋梁取名時,我跟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商量時想,紅岩村通過戰友們和百姓的多年努力,已經於2019年底實現貧困人口清零,絕對貧困成為歷史,現在我們正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向更加幸福的生活出發。希望橋梁建成后,這裡的百姓能通過橋梁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最終取名“幸福橋”。

去年8月11日,投資60余萬元,百姓強烈渴望的橋梁破土動工。當天該村兩岔河組村民王小清說:“昨天施工隊拉著機械進場,我問了才知道是來修橋的,記得我們和省公路局駐村領導楊加友聊到爭取建橋的事情還沒有多久啊,沒想到這麼快就落實動工了,真的很感謝省公路領導的關心,他們真是為民辦實事的好領導。”

該組村民袁學明說:“我們祖祖輩輩都為這條河犯愁,萬萬沒想到現在政策這麼好,能在這裡修這麼大一座橋,我們再也不為過河煩惱了,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省公路局,感謝你們這些領導對我們的關心,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份恩情!”

橋梁動工后,我隔三岔五到現場查看,現在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在這些日子裡,看到施工進度一步步向前推進。聽到百姓一片感謝之聲,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心中由衷感到一路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給了我繼續努力為百姓謀更多福祉的強勁動力。(講述人 楊加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泰銘整理)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