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
新蒲新區新中街道: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近日,新中街道文化社區聯合轄區醫療機構開展義診活動,為100余名居民提供了免費檢查和健康咨詢。這已經是新中街道今年以來開展的第16次義診活動,截至目前,共為7個村(社區)2050名群眾提供了免費醫療咨詢服務。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新中街道始終堅持以學促干、以干促進,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張家強一家是新中街道鬆源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由於家中勞動力少,經濟壓力大,他在搬遷后做起了廢品回收生意。日前,鬆源社區駐村工作隊在走訪摸排時,了解到他家情況,隨后積極牽線搭橋,介紹張家強到區直各部門和學校回收廢品,目前已有多家單位聯系他進行廢品回收。
除進行“點對點”精准幫扶外,新中街道還通過盤活資源、引進項目、發展產業等方式解決群眾就業問題,今年新建成的民族手工業(藤編)加工車間和“連心果”項目基地,幫助20余名特殊勞動力實現了就業。與此同時,還通過組織就業培訓提升群眾創業就業能力,今年以來,已開展養老護理、家政廚師、電工焊工等職業技能培訓6次,培訓人員200余人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新中街道堅持從點滴小事做起,常態化開展走訪排查,充分了解群眾實際需求,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大山村周某年近70歲,無兒無女,寡居多年,平時主要靠特困供養金生活。村干部在聯系建檔立卡戶了解情況時,發現周某電話打不通,便立即到其家中查看,發現是因為手機欠費導致電話無法接通。村干部了解到,周某的手機辦理了近200元的套餐,完全超過了他的實際使用需求,便陪同老人到營業廳咨詢,並重新辦理了19元的老年套餐,幫助他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
汛期暴雨頻發,新中村困難老兵李光榮家的堡坎被大雨毀壞,產生了較大安全隱患,造成了村民出行不便。了解情況后,新中街道黨工委立即組織道交辦和城服中心到現場實地查看,並通過多方籌措資金和物資、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幫助修復的方式,重建了堡坎,恢復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新中村水井組通組路寬2.5米、長200米,道路狹窄,坑窪不平,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為解決這一難題,新中村村委會積極籌集資金對道路進行改建,將“泥水路”變成了水泥路。
……
據了解,今年以來,新中街道已圍繞群眾人居環境、交通出行、住房安全、就近就業等民生問題,開展“察民情訪民意”專題調研130余次,排查梳理並落實各類事項120余件。(韓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