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觀山湖視窗>>觀山湖新聞

我的入黨故事

聽80歲的老黨員張友芬說那些過去的故事

2021年07月14日17:2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作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隻要黨需要我,我定會全力以赴。”張友芬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裡閃著光,目光十分堅定。

張友芬出生於河南省鄲城縣, 畢業於河南省紅專學校。畢業后,在鄭州第二砂輪廠工作了9年。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支援三線建設,1967年1月,他來到距家1000多公裡的貴陽第六砂輪廠工作,直至1995年12月退休。這一趟“支援”旅程,讓他在貴陽扎下了根。

張友芬高興地展示“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我5歲記事直至工作,家裡連張真正意義上的床都沒有……”張友芬回憶道,“小時候,我出生在鄲城縣一個鄉鎮,解放前父親、母親都以種地為生,家庭生活特別困難,是我們村有名的窮人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進行了土地改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家分獲了土地、房屋、牲畜、重點農具等,家裡的條件才有了改善。但張友芬父親生病,長年臥床,隻有母親操勞家務。

1952年,張友芬11歲才開始上小學。“上學期間,因家庭經濟困難,黨和政府資助了我上小學的一切費用,期間,還經常給予我家物資補貼,讓我們一家六口人有飯吃,讓我們幾姊妹有書讀,父母常對我們說,‘共產黨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全家的好日子,你們一輩子都不能忘本。”父母的這番話影響了張友芬的一生,從小他就立志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14歲時,年幼的他經歷了父親過世的悲痛,作為家中老大,他開始肩負起照顧整個家庭的重任。張友芬的母親經常說,即使全家上街乞討,也堅決不能讓孩子輟學。小學畢業后,張友芬去了紅專學校繼續學習。在他家最難的幾年,一直靠政府資助,學校也自發給他們籌捐生活物資。

真正過上好日子,是1958年10月他被鄭州第二砂輪廠錄用,走向工作崗位。“當時我披著政府發給我的軍大衣前往鄭州,到廠裡后,領導看到我沒有被子,就立馬給我配齊了一整套床上用品。”說到這兒,第一次蓋被子、睡枕頭的張友芬紅了眼眶。

於是,他開始發奮學習技術和文化知識,吃苦在前,拼命工作,先后被評為優秀學徒工、好職工、鄭州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等。

張友芬會在他閱讀的每本書首頁寫下讀后感。

1964年,張友芬想要靠攏“黨組織”的念頭愈發強烈,他開始更加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理論著作,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同時,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從小我就向往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共產黨員是我多年的願望。”張友芬堅定地說。兩年的時間,他遞交了4次入黨申請書,在1966年3月,他的入黨願望終於實現。

“在黨的關懷、培養下,我從一個農村窮孩子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干部,還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要感恩黨、祝福黨,我們家的幸福生活都是共產黨給的,我定保持初心不動搖,在今后的生活中盡己所能,發光發熱。”白發蒼蒼的張友芬目光依然是那麼堅定。(廖興丹)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