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社會民生

【一線故事】

他寫的“三字經”和寫他的“三字經”

——記貴州省紫雲自治縣貓營鎮黃鶴營村黨支部書記黃恆禮

2021年07月14日18:0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婚喪簡,不大辦﹔不鋪張,不浪費﹔其它酒,一律禁﹔違規辦,收菜盆。”“黃鶴營,是福地﹔歷史悠,民風美;宜居村,齊努力﹔本條約,要牢記。”黃恆禮圍繞遵規守紀、環境衛生、安全防盜、鄰裡和睦、尊老愛幼、疫情防控等事項,把村規民約寫成“三字經”,通俗易懂,好記好操作。

“黃鶴營,好書記﹔姓名叫,黃恆禮﹔前半生,從軍旅﹔后半生,回故裡。”這是黃恆剛、胡家輝、羅海波等村民為黃恆禮寫的“三字經”,直白質朴,真心真情。這些天,有情、有趣、有味的“三字經”在黃鶴營村“你來我往”,傳為佳話。

黃鶴營村秀麗的風光。黃羽攝

黃恆禮是什麼人?這到底怎麼回事?

黃恆禮是黃鶴營村長大的孩子。1998年6月,中央民大畢業后投身軍營,在部隊歷任黨委書記、工程師、信息化主管等職,期間榮立三等功2次,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全軍優秀人才獎5次及集團軍優秀共產黨員、廣州軍區優秀地方大學生干部,並在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這樣一位“走出大山”的孩子,如今怎麼又回村當上了村支書?

黃恆禮察看萬壽菊生長情況。嚴興友攝

“前半身保衛祖國,后半生能為家鄉父老們做點事,這是我一生的榮幸。”黃恆禮說。2017年3月,正團級、上校軍官轉業的黃恆禮,選擇自主擇業的安置方式。在組織的推薦下,黃恆禮於2020年4月來到哺育自己的家鄉,擔任黃鶴營村黨支部書記,同年8月被選為村主任。

從軍營回到家鄉,從軍官變成農民,黃恆禮迅速轉變身份,進入角色。

黃恆禮支書(中)與村民一起分裝食用菌。楊杰攝

支書、主任“一肩挑”以來,黃恆禮充分發揮在部隊接受教育、多崗歷練后視野開闊、思維靈活的優勢,成立產業、環境衛生治理等黨小組,在村裡打造一支思想純潔、作風優良、奮勇爭先的黨員隊伍,團結帶領村“兩委”在服務群眾、產業發展、宜居鄉村創建等方面用真情、出真招,推動村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一年下來,黃鶴營村來了個“華麗轉身”,被評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范村、平安鄉村建設示范村、安順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兵支書示范村,村黨支部被評為市級標准化規范化示范黨支部。

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就用“三字經”來表達對黃恆禮“特別的愛”。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沉澱真情。黃恆禮始終與群眾面對面交談、心貼心溝通,積極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迅速打通民生“賭點”。村民張順華家不通網絡,孩子無法上網課,黃恆禮積極協調移動公司免費接通網絡,並調試好電視﹔退伍老兵王芝華腿腳不靈便,家裡電線老化起火,黃恆禮知情后馬上從家裡拿出100多米電線,讓電工給換上。一年多來,共為群眾解除6個安全隱患點,辦實事14件,走訪慰問60歲以上退役軍人40人次、80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280人次。

“重民意,體民心﹔訪農戶,搞慰問﹔憂疾苦,思百姓”。群眾的“三字經”這樣概括他們的村支書。

黃恆禮支書(中)與村民一起管護甘藍。楊杰攝

黃恆禮深知,要讓村黨支部在群眾中有感召力、凝聚力,必須要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老百姓致富。剛到村裡,他就馬不停蹄地謀劃產業發展。

針對很多農戶喜歡種玉米、圖省事的情況,黃恆禮帶領村“兩委”干部,上門耐心跟大家算經濟賬,講清黨的惠民政策,打消大家顧慮,把群眾准備種玉米的160多畝土地流轉過來,種上紅米、辣椒等高效經濟作物。充分發揮產業黨小組作用,一年多來,帶動村裡先后發展34個大棚菌、50余畝紅米、200箱林下蜂、200余畝甘藍、350畝紅心薯、400余畝辣椒、400畝萬壽菊,共帶動用工人次1萬余個,發放土地流轉費60萬元、務工費110萬余元,基本解決留守在家婦女的就業問題。

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增強了,老百姓 的“三字經”又跟上來了:“種菌子,產蜂蜜﹔栽辣椒,種紅米﹔多產業,見效益﹔可就業,不出門。”

“我們村風景好,鄉村旅游要抓緊搞。”黃恆禮立足黃鶴營村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紅色歷史文化厚重、河湖瀑布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20年5月,他申請了村微信公眾號,大力宣傳家鄉風景,吸引了大批自駕游客,引起了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6月份著手“國家3A級風景區”和“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申報工作,他日夜准備材料,自己收集、整理圖片,自己做PPT。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9月23日,黃鶴營村入選“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2020年9月28日,黃鶴營村被評為“國家級3A風景區”。通過系列宣傳、打造,黃鶴營村自駕游客不斷增多,為村裡的農家樂、賓館、藍莓和萬壽菊採摘基地帶來了客源,增加了收入,不斷培育讓村民在家門口務工、經營增收的穩定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不為名,不圖利﹔甘願做,村書記﹔全身心,為富民。”“自上任,操碎心﹔早上出,晚上歸﹔忘了食,廢了寢。”群眾的“三字經”娓娓道來。

共創共享,開啟宜居生活新篇章。黃恆禮充分激發群眾投身宜居鄉村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將黨員、退役軍人、小組長、聯戶長、公益性崗位人員、老年協會成員、歌舞愛好者等組織起來,成立文明評議隊、志願突擊隊、文化宣傳隊、清潔服務隊、調解小分隊等志願組織,形成“眾人劃槳開大船”的創建態勢。一年多來,黃恆禮以鄉村旅游發展為牽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通過召開村、組院壩會及公益性崗位人員培訓會等,引導群眾共同勾畫發展藍圖﹔近3個月來,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充分發揮相關志願隊優勢,大力宣傳新時代文明新風,利用“扶貧加油站”獎勵先進,引導村民齊抓共建、向善向美,共拆除亂搭亂建棚子54處,清除房屋周圍亂堆亂放物品280余家,清理臭水塘3個、臟亂水溝5條、垃圾堆28處。

“選擇來到家鄉擔任村裡的‘頭雁’,如果說圖什麼,就是圖能為家鄉做些事,讓老鄉們過得更好。”真心付出,換來真情回報。“創新村,樹文明﹔鄰裡和,老幼尊。”“環境好,疾病少﹔鄰和睦,糾紛少﹔多禮貌,文明好﹔跟黨走,錯不了。”群眾的“三字經”,是對黃恆禮滿滿的肯定。(王江鬆)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