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2020年10月6日第7版
本報記者:黃 嫻
摘要:隨著當地游客日漸增多,王方周開始思索如何拓展業務范圍,研學進入他的腦海——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在旅游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使非遺文化產品可觀賞、可體驗、可購買。【詳情 >>>>】
人民日報:202012月11日第6版
本報記者:蘇 濱
摘要: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到自學成才的行業專家,52歲的貴州鋼繩(集團)有限公司二分廠技術員、高級技師周家榮,已經和鋼絲繩較了30多年的勁。【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9月22日第15版
本報記者:汪志球、蘇 濱
摘要:在將近15年的堅守中,孫京海和同事們攻克了眾多難題,把興趣做成事業,用青春和熱血為國家鑄造探天利器。【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6月26日第6版
本報記者:蘇 濱
摘要:靠著葫蘆烙畫,李德華的事業越做越大,去年產值突破140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在做好葫蘆文章的同時,我們還會向竹編、藤編、石頭等手工藝品延伸,為更多殘疾人和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大家要一起奔小康。”李德華說。【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4月7日第14版
蘇 濱 史開心攝影報道
摘要:2018年5月,社區致富帶頭人方平擔任居委會主任,黔西縣正在實施的蜜蜂養殖扶貧項目,讓他看到了帶領村民致富的機會。方平在社區分散養殖了100多個蜂群,當年就掙了8萬多元。實實在在的效益擺在眼前,村民們逐漸加入了養蜂隊伍。在方平的組織培訓下,社區有了不少蜜蜂養殖“土專家”。【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7月3日第12版
本報記者:蘇 濱
摘要:夜幕降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萬山鎮一處臨街小店內,透著光亮。店長華茜正對著手機,在直播間裡介紹朱砂文創飾品:朱砂擺件、戒指、手串、繡著花紋的朱砂包……【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6月5日第6版
本報記者:黃 嫻
摘要:賴蕾,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章魯村侗家女。她繼承傳統印染技藝,又引入現代技術創新,根據自身積累的大量數據,實現了二十四節氣都能印染的技術革新。【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9月5日第7版
本報記者:黃 嫻
摘要:"在孩子們小時候種下一顆種子,去滋養它,時間久一點,它就能發芽開花。"楊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著大山裡的孩子們。【詳情 >>>>】
人民日報:2020年10月30日第13版
本報記者:萬秀斌、程 煥、蘇 濱
摘要:和石明警一樣,數百萬鄉村教師、近百萬特崗教師、數十萬支教教師,堅守在最邊遠、最貧困、最艱苦的地區,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