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社長馬躍峰往日報道貴州工作期間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採編主任黃 嫻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程 煥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蘇 濱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陳雋逸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裁判員將籃球向上拋出,比賽開始。“砰”的一聲,“村BA”代表隊球員歐明輝搶到球,快速運球,急停,轉身,后仰跳投,一氣呵成,籃球應聲入網。上萬人觀賽的球場內,頓時爆發出喝彩聲。 9月30日至10月4日,…
走進貴州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身邊的高粱地連綿起伏,火紅的穗子壓彎了枝頭。山風吹拂,高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彌漫著豐收氣息。 “株株穗大粒飽,23畝紅纓子高粱全熟了!”在茅坡村有機高粱基地,村民張廷財喜不…
陳憲忠介紹城牆保護。顧蘭雲攝 穿上雨衣,拄起登山杖,陳憲忠踏上斑駁的石路,沿著一段古城牆開始了雨中巡護。記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眺望,位於貴州遵義匯川區的海龍屯若隱若現。這座大山深處的土司城堡遺址,是貴州…
又是一個趕場日。 一張方桌,一個支架,一盞補光燈,再從臨街店鋪接上電源,電商主播丁浪掏出手機,准備“出攤”。別人現場賣貨,他線上帶貨。 “這是張奶奶家的青花椒,全是自然晒干,聞起來既香又麻,就是品相差…
伴隨著一聲牛角號、一曲銅鼓樂、一杯糯米酒,古村的神秘面紗緩緩揭開——這裡是貴州黔南荔波縣瑤山鄉瑤山村。瑤山村於2022年由拉片村和姑類村合並而來,其中拉片村一、二組於2016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翻過一道道梁,轉過一道道彎,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來到“懸崖下的村寨”——貴州畢節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 一棟白色小樓前,村民趙玉學翻看手機上的黃粑訂購信息,密封包裝,忙個不停。“山好水好,做的黃粑…
走進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一段段歷史人文故事增添了旅游趣味。 清朝道光年間,張之洞的父親張锳調任興義府知府,舉家遷往安龍。重視文教的張锳見這裡學子讀書用功,便自掏俸祿購置桐油,為學子添燈…
“這座灰白相間的磚木結構二層小樓,見証了我們黨歷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遵義會議。”遵義會議會址內,高中生志願講解員張瑞凝為游客認真講解。剛剛過去的暑假裡,張瑞凝參與了20多場講解活動。…
文物 “半部電台”見証革命歲月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一幢二層小樓沿街而立,“遵義會議會址”匾額格外醒目。紅色通信展廳內,一部有著傳奇色彩的電台,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准確地說,這是“半部…
編者按: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大量決策主要發生在基層,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基層民主制度”“完善基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