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威宁:乡村焕新颜

2025年11月21日17:02 |
小字号

近日,走进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镇郑家营村,村庄处处洋溢着忙碌而清新的气息。保洁员与村民提着水桶、拿着铁铲和扫帚、推着手推车,自发清扫主干道、入户路卫生,打理门前小院。在众人合力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这正是郑家营村“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带来的显著成效。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郑家营村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全力推进整治工作,让清洁从“一阵忙”变成“日常靓”,实现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

郑家营村一角。

郑家营村一角。

当天,驻村第一书记张荣浩带领村“两委”走进村民赵德学家的院坝,召开了一场接地气的政策宣讲会。张荣浩坐在小板凳上,用家常话开场:“村里塌了半边、没法住人的老房子和残垣断壁,得全部清除,大家头疼的污水、粪草也得治理,以后房前屋后不能有污水横流、粪草乱堆、杂草疯长的现象。”

话音刚落,村民赵德平就接话:“张书记说得对!自家房前房后打扫干净,住着舒坦,出门看着也敞亮。”一旁村民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声裹着暖意,成为政策落地最生动的“开场白”。

郑家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

郑家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

院坝会的热度很快转化为行动干劲。随后,大伙提着工具沿主干道、入户路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村子另一头,挖掘机伸着铁臂,“哐当”一声推倒半堵残垣断壁;不远处的产业路工地,工人拌着水泥、推着振动机硬化路面。张荣浩和村“两委”在村里穿梭,一会儿叮嘱挖掘机师傅注意施工安全,一会儿查看产业路硬化进度,一会儿又和村民一起清理杂物,整个村庄一派忙碌景象。

村民赵必照是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典型代表。他每天坚持打理自家门庭院落,用自来水把院坝冲得干干净净。“现在不用人提醒,看见哪儿乱了就想收拾。门口垃圾箱要是有人丢垃圾掉在外面,我顺手就捡进去。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走在干净的村里心里舒服,出门串门也有面子。”赵必照笑着说。如今,像他这样主动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大伙用双手把“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

这样的转变,离不开村里的“暖心机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英对村民道出秘诀:“要让村民真心参与,得先让大家懂政策、有动力。”为此,郑家营村打出“组合拳”:微信群每日推送整治动态,大喇叭早晚宣讲政策要求,院坝会面对面倾听需求,村干部还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动员。

郑家营村保洁员和群众正在打扫进村公路。

郑家营村保洁员和群众正在打扫进村公路。

同时,村里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每天早晚,30余名保洁员分片巡查,清理入户路杂物和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对积极参与者给予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奖励。“现在村民都比着干,谁家门口干净、谁参与积极性高,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比学赶超成了大家心里最光荣的事。”赵英对笔者说。

实实在在的举措,换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截至目前,郑家营村已清理残垣断壁16处,清理乱堆乱放300余处,清运粪污600吨、生活垃圾200余吨,治理污水沟800余米,200余户村民接上新维修的污水管网,“污水顺沟流”的老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

郑家营村保洁员和群众正在打扫进村公路。

郑家营村保洁员和群众正在打扫进村公路。

“整治不是一阵风,咱们要让干净整洁成常态。”赵英对说,下一步,郑家营村将继续做细做实“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坚持应清尽清、应拆尽拆,让乡村人居环境更舒适、更靓丽。

如今的郑家营村,旧貌渐褪、新颜显现,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正朝着更宜居的和美乡村稳步迈进。(文/图 罗喜贵 孙玲婧)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