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贵州施秉这个村乡村治理有妙招

2025年10月31日17:02 |
小字号

今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马溪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农户积分制管理和共同缔造理念有机结合,通过攒积分、比积分、兑积分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全面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新格局。在乡村善治道路上稳步前行,一幅干群同心、邻里和睦、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图为:表彰活动合影 彭刚 摄

表彰活动合影。彭刚摄

一套规则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10月29日,马溪村组织召开“两清两改两治理”暨积分制管理表彰大会,通过“实地观摩学样板+集中表彰树标杆”的特色形式,用小小积分,悄然激活了乡村善治的“一池春水”,也让“两清两改两治理”从文件要求,转化为村民争先践行的生动实践,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为让表彰大会跳出“单纯颁奖”的局限,真正实现“传经验、促提升”的实效。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村里将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突破口,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没少下功夫。“光是方案就反复讨论了好多次。”驻村第一书记谌鸿润介绍到,“支委会、村组会开了一场又一场,就是要听大家的真心话,把规则定到大家心坎上。”

一声号角让“文明曲”唱响“万家春”

活动开始前,村两委还组织本次表彰活动评选出的积分制管理先进村民代表,前往当地乡村治理示范样板——严家寨开展实地观摩学习。严家寨在村容环境精细化整治、村民行为规范化引导及积分制常态化落地等方面成效显著,是该乡周边村庄公认的“治理优等生”。

村民们通过走村看环境、听介绍学机制,不仅直观感受到积分制为乡村带来的“环境变美、村民变勤”的鲜活变化,更为后续自家参与治理、带动邻里实践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图为:马溪村环境一角 黄义双 摄

马溪村环境一角。黄义双摄

“今天我们组织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和积分制管理表彰大会。让部分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积分制管理方面优秀的村民代表,到严家寨来观摩学习。就是要逐步打消部分村民的观望心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询问’,持续提升全村村民的参与热情。”驻村第一书记谌鸿润说。

一场评比用“公平尺”量出“真榜样”

实地观摩结束后,村民代表们围绕严家寨“村容整洁、村民主动”的治理成果展开热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严家寨的干净环境不是“凭空来”,村民的参与热情也不是“喊出来”,背后正是积分制的有效激励;这不仅让自己明晰了参与本村治理的具体路径,更提振了带动邻里共同投身治理的干劲。

“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自家庭院打扫干净是应该的,住着也舒心。”村民李正先说,“但一家干净不算啥,全村都干净才是真的好,往后我们会接着干,也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把马溪村搞得更好!”

好政策离不开好宣传,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更是化身“政策宣传员”,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利用村组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将积分规则和评选标准送到每家每户。

一份荣誉让“有德者”真正“有所得”

此次表彰活动的成功开展,是马溪乡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次生动鲜活实践。活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参与乡村治理的收获感与价值感,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度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激活了村庄自治的“一池春水”。生动诠释了“治理有分值,付出有回报”的价值理念。

如今,积分制管理已成为马溪乡凝聚民心、激发活力的重要抓手,并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治理、人人参与治理、人人共享成果”的浓厚氛围。

一幅画卷用“小积分”绘就“大文明”

马溪村积分制管理的成功实践,是将“两清两改两治理”要求落细落实的生动注脚。马溪乡党委书记龙玉元表示,积分制实现了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营造了“户户争示范、组组夺红旗”的积极氛围。

小小积分,兑出了环境新貌、文明乡风,更兑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今,行走在马溪乡,整洁的村道、优美的庭院、村民的笑容,正悄然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下一步,马溪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积分制管理细则,拓宽积分获取渠道,细化积分考核标准,让积分管理覆盖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分享积分制管理经验,助力全乡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以制度创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深化“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管”的自治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让“小积分”真正汇聚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乡风文明的“大能量”。(彭刚、黄义双、彭俊)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