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赋能助振兴
刘少军院士在贵州农职院开讲 为生态渔业注入“智动力”
10月20日上午,一场聚焦现代渔业发展的学术盛宴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渔业领域领军专家刘少军携团队莅临校园,以“鱼类良种良养良销”为主题,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高品质学术讲座,为贵州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精准赋能。学院师生代表600余人共同聆听讲座,共享学术盛宴。

讲座现场。
作为鱼类遗传育种领域的权威专家,刘少军院士在讲座中紧扣“良种良养良销”,从全国渔业产量现状、鱼类良种培育技术、大杂交与微杂交遗传规律等关键维度展开讲解。他结合“湘云鲫”培育、生态养殖示范等鲜活实践案例,既深入浅出解读鱼类育种的核心技术突破,又针对贵州河网密布、水生态优良的地域特点,为贵州生态渔业发展指明“科技兴渔”的具体实践路径。
刘少军院士特别强调,“良种是生态渔业的基础”,既要通过技术创新培育适配地方水域的优质品种,也要结合科学养殖模式保护水生态环境,这一理念与学院畜牧水产专业“生态优先、技术赋能”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让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庆生在致辞中指出,现代渔业是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作为省内唯一以农业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始终以服务地方农业农村发展为己任,深耕农林牧渔专业领域,已培养大批扎根基层的农业技能人才。此次讲座既是师生“零距离”学习顶尖智慧的“拜师学艺”机会,更是学院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补齐现代渔业技术创新与品种改良短板的“及时雨”。
他强调,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刘少军院士团队、省农业农村厅的合作,全力打造服务贵州现代渔业发展的“人才摇篮”与“技术高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水产动能。同时,他希望全体参会师生珍惜机会、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将所学转化为推动自身成长、学院发展和贵州渔业进步的实际行动!

合影留念。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院长苏跃在主持时介绍,刘少军院士是水产种业创新与生态渔业发展的开拓者,其培育的合方鲫2号等优良鱼类累计推广面积超千万亩,为我国水产种业振兴、渔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此次院士团队亲临指导、传经送宝,既为学校师生带来前沿学术分享,也为贵州生态渔业注入新动能,让大家倍感振奋与鼓舞!
他表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作为以“育农匠、兴农业”为使命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始终聚焦行业需求、深耕专业建设。此次讲座既是师生“零距离”接触行业顶尖智慧的宝贵契机,更是学院锚定产业前沿、优化“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举措。他寄语同学们以院士为榜样,扎根畜牧水产专业、深耕渔业领域,勤学笃行、砺能求真,未来成长为助力贵州生态渔业振兴的中坚力量。
“院士的讲座让我明白渔业不是‘靠天吃饭’,而是充满科技含量的朝阳产业!”学生代表听完讲座后兴奋地说。不少教师也表示,此次院士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拓宽了专业视野、夯实了专业认知,更搭建起高端专家资源与地方渔业产业、农业职业教育对接的桥梁,为学院畜牧水产专业建设提质增效、贵州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将把讲座中的前沿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培养更适配贵州现代渔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讲座结束后,刘少军院士携团队成员应邀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一同参观学院种子编辑部。双方围绕编辑部的选题策划、内容质量提升及学术传播效能等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刘少军院士结合自身学术经验,为编辑部未来发展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性建议,进一步为学院学术建设与行业服务赋能。(图/文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