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速“双节”保畅有妙招——
无人机“空中执勤”,精准治堵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行驶在G60沪昆高速贵清段时,许多司机留意到,往年此时的堵车“长龙”不见了。这份“轻松”背后,是一组令人振奋的实测数据——与2024年同期相比,该路段日均缓行时长下降29.95%,拥堵长度缩短30%。
可喜变化,源于无人机自主巡飞系统的科技助力:每日车流高峰时段,3架无人机组成“低空链式监控矩阵”,沿G60沪昆高速贵阳与清镇双向同步巡飞,实现25公里路段全范围覆盖。
贵州高速贵阳营运中心路网大厅一隅。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借助高清镜头相机与AI检测技术,无人机能快速捕捉车辆违停、轻微事故等异常,并同步推送至路网大厅。”贵州高速贵阳营运中心路网运营部负责人介绍,“双节”期间,无人机累计完成141航次飞行,巡飞总里程1232公里,发现异常事件105起。
G60沪昆高速贵清段素有“交通咽喉”之称,沿线途经4处收费站、6座隧道、3处枢纽互通,更有41座大中小型桥梁和1座特大斜拉索桥。因车流量大,这里历来是节假日缓行的“老大难”路段。
“双节”期间,无人机巡飞画面。贵州博睿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如今,这一局面正被科技悄然改变。2023年4月,全国首个智能感知公路巡检飞行平台——无人机自主巡飞系统在贵清段投入测试运行。该平台由贵州博睿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搭建,实现了无人机自动任务规划、日常道路巡查、事件检测与上报的智能化。
在贵州高速贵阳营运中心路网大厅,监控大屏实时显示着路面情况与无人机传回的数据。“系统检测到可能拥堵时,无人机立即锁定源头,1分钟内将‘事发位置、影响范围、车流趋势’同步至路网大厅。”贵州博睿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吴正荣说。
接到信息后,路网大厅随即启动预警机制——通过交广台循环播报分流提示,联动导航地图推送实时路况,调控沿线11块可变情报板发布预警信息。今年国庆中秋期间,这套系统累计发布预警105次,提前化解拥堵风险40起。
“双节”期间,无人机巡飞画面。贵州博睿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预警只是开始,关键的是后续处置。”路网运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旦确认事件,路网大厅立即启动“空中—地面”联动控制流程:无人机持续悬停事发区域,实时传回画面并进行喊话引导;同时调度就近地面力量快速响应,通过“远端分流+近端管控”,将影响范围控制在1公里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无人机“高空覆盖+AI识别”双重优势,轻微事故中,指挥中心还可远程指导当事人使用“快处快撤”程序,无需等待交警到场即可完成责任认定。“双节”假期,通过无人机完成“快处快撤”26起,占事故总量的13.6%。
对于车辆故障,无人机提前确认故障车车型,调度对应清障设备前往;面对路面抛洒物,无人机精准标记位置,地面人员可直接定位处置……多项措施叠加下,异常事件平均处置时长缩短至12.6分钟,较2024年缩短25.9%。
日常巡检。贵州博睿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我们专注这件事2年多,累计飞行1096小时,巡查总里程32421公里,处置事件1662起。”吴正荣用数据展示了坚持的价值。他表示,目前无人机应用主要聚焦在路网运行管理,未来将向养护监管、桥梁巡检等领域拓展,创造更多价值。
从辅助巡飞到深度融合,无人机正以其独特视角,与高速公路管理业务紧密结合,推动“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快处置”全链条管控体系高效运转,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高速公路出行环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