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印记】脚步丈量“民情图”初心筑就“振兴路”
——毕节公路管理局驻村书记尚伟的龙潭实践

2023年以来,贵州省公路局56名驻村第一书记与驻村干部奔赴全省50个行政村,将身子沉入田间地头,把初心写在乡村沃土上。从通村达组的康庄路到助农增收的产业链,实干让乡村蝶变,笑脸映照着民心。“驻村印记”专栏将循着他们的足迹,挖掘泥土里的故事,记录汗水中的坚守,展现公路人以担当与奉献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的答卷。
尚伟,男,50岁,毕节公路管理局养路工程科副科长。工作以来,他深耕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经验。2023年5月,由毕节市委选派到织金县猫场镇龙潭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龙潭这片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尚伟用700多个日夜的坚守,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初心将“振兴答卷”书写在田间地头。
“民情地图”赋能为民服务
初到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龙潭,尚伟的笔记本便写满数据:12个村民组、4052位乡亲、101户脱贫户……他用三个月走遍所有村民组,绘制出包含待硬化路、桥梁隐患、待建水渠等问题的“民情地图”。他通过“红黄蓝321”走访机制,精准掌握村情民意。为57名跨省务工人员成功申请交通补贴3.25万元。
尚伟查看木花营桥两侧栏杆情况。
一纸“民情地图”,成为他精准服务的“作战图”。2023年汛期,村民张国芬劳作遇险,洪水裹挟着人险些冲下河里,经挖掘机紧急救援才脱险。实地勘察赵家堰通组路和摇晃的木花营桥时,危险场景让尚伟触目惊心,“必须让乡亲们走平安路、过安全桥”的信念油然而生。他迅速协调资源,如今,牢靠稳固的钢护栏和人行道,让曾经的危险路段已成安全通途。“沿河护栏真是救命工程!”村支书感慨地说。坚固的护栏,守护了汛期安全,更安了百姓心。
“五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既要着眼细微处,又要放眼阡陌间。”两年间,尚伟带领工作队,多方协调资源,在社区实施完成“安心桥、暖心灯、舒心路、贴心园、连心渠”五心工程:安装124米安全护栏、40盏太阳能路灯,硬化780米通组路,铺设2500米新水管,增设14件健身器材、2座垃圾池,修建140米稻田灌溉渠。
在麻窝广场安装的健身器材。
85岁老人吴炳飞摸着新路灯感叹:“串门不用摸黑了!”仲家坝常幺文家院坝亮如白昼,“房前屋后不再漆黑”。在麻窝广场,尚伟笑称健身器材是村民的“健康储蓄罐”。
驻村期间,尚伟与社区两委紧密协作,依托“三治融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织密共治网络。协调落实惠民项目20余个,参与环境整治35次,完成厕改16户,化解矛盾16起。社区特殊人群合医参保率达100%。“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蓝图已然照进现实。“老百姓的笑容就是最大的收获!”尚伟坦言,从初来时的迷茫到走遍12个村民组,是遍访村民组、促膝长谈、办好实事赢得了信任和认可。
“多元布局”激活发展动能
“老周,要去哪里?去领点黄豆种子栽嘛!”“放学了,娃娃们!”“尚书记,你要走哪去,来家里坐坐喝点水!”
田间地头,尚伟一边俯身查看辣椒、南瓜长势,一边与村民、孩子们亲切招呼。
稻田灌溉渠滋润油菜生长。
他与社区两委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的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四季农旅”产业:春赏油菜夏观荷,秋收瓜果冬采桃。140亩改良桃林错峰挂果,50亩辣椒映红致富路,水上乐园与荷花田相映成趣。村民的草莓园带动创收,每颗果实都在兑现“家门口致富”的甜蜜诺言。
如今的龙潭,山清水秀,乡愁可寄,这幅徐徐展开的和美乡村画卷,正是“小村庄”依托多元产业布局释放“大作为”的生动写照,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鲜活样本。
“党建引擎”凝聚振兴合力
10斤废铁换1瓶洗洁精、30斤废纸壳换1个水桶、32个啤酒瓶换1把扫把……在龙潭,“积分超市”用实实在在的兑换规则改变着村民的习惯。看得见的奖励让村民们逐渐养成红白事简办、重家风、护环境的好风气。
龙潭社区“积分超市”。
“给钱给物,不如建强党支部”。尚伟从基础抓起: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送学上门确保老党员学习全覆盖;定期召开碰头会,提升班子凝聚力。村两委成为高效的“田间服务队”。
村支书武鹏说:“尚书记带我们规范工作流程,争取资金办实事,群众现在都愿意和我们掏心窝子说话。”
尚伟与驻村工作队员、社区两委干部沟通工作。
2025年5月,圆满完成任务的尚伟返回原岗位。回首七百多个日夜,龙潭早已是他心中的“第二故乡”。“从初来乍到的‘公路人’,到融入田间的‘新农人’,是乡亲的笑容给我力量,是这片土地教我成长。”尚伟深情地说,“看着‘民情地图’上的标注变成守护安全的护栏、照亮归途的路灯、通往富裕的产业;听着院坝里的笑声、广场上的锻炼声、田垄间的劳作声……这一切付出都无比值得。”
“驻村经历是我人生中最丰厚的财富。”尚伟总结道,“它锤炼了我的党性,磨砺了我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领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这份成长感悟,将指引我在公路岗位上,继续用‘初心’筑就更多惠及百姓的‘振兴路’。”(文/吴璟 图片由贵州省公路局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