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开阳县第五中学教师蒲毅:深耕教育三十载 做教育信息化的“点灯人”

2025年09月10日14:05 |
小字号

“全国模范教师”“省级名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在开阳县第五中学生物教师蒲毅身上,有着诸多令人瞩目的光环,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辅导学生.jpg

辅导学生。

上世纪90年代,年轻的蒲毅怀着对家乡教育的深切情怀,选择回到开阳,成为一名普通中学生物教师。“那时候没想太多,就觉得家乡的孩子需要老师,我想为他们做点事。”蒲毅说,这一朴素的念头,让他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坚守。

“就像这个多肉一样,我们要理解无性生殖,就要让学生亲手去做,做了才能真正理解。”蒲毅指着窗台上学生栽培的多肉植物说。他始终认为,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点燃求知火焰的过程。细胞模型制作、标本制作、多肉栽培……蒲毅将课堂延伸到自然与生活中,让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求知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蓬勃生长。

开阳县第五中学浦毅老师课间教育.jpg

开阳县第五中学蒲毅老师课间教育。

蒲毅很早便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新媒体平台,他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触摸”细胞、“走进”生态系统,让知识真正“活”起来。同时,他协助搭建“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推动创新融合的一体化模式,与全国教师共学、共研、共建、共享,构建起开放协作的教育新生态。“社会在发展,教育技术在更新迭代,从新教材、新课标的推行,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现代教育技术正不断为教学赋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蒲毅说道。

夜深人静时,蒲毅办公室的灯常常亮着。他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已培养超过50名骨干教师,真正实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群人”的教育理想。更可贵的是,他无私地分享全部教学资源,原创内容被14万教师下载超过80万次,成为许多同行教学的“灵感之源”。

名师工作室.jpg

名师工作室。

“老蒲,老蒲!”——课间走廊和办公室里,总能听到这样亲切的呼唤。在学生心中,蒲毅不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更是可信赖的“孩子王”。他始终践行“做学生的朋友”这一初心,以平等和尊重对待每一个孩子,倾听烦恼、分享快乐,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成为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只有学生愿意走近你,教育才会真正发生。”蒲毅笑着说。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三十年来,这位麦田里的守望者,以科技为炬、以爱为火,点亮了一代代少年前行的路。如今,他依然步履不停,活跃在校园与课堂之间,以智慧和热忱,继续守护着一茬又一茬希望的麦苗,静待他们茁壮成长。(图\文 贺安康、李巧)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jpg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