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谷”的“算力底气”

贵安超算中心的机房内,一排排服务器灯火长明、昼夜不息,以每秒3亿亿次的运算速度,将数字能量转化为磅礴算力,跨越地域界限精准赋能千行百业。
贵安超级计算中心。人民网记者 高华摄
这份令人瞩目的“算力底气”,源于贵阳贵安在数字基建领域多年的深耕——集聚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26个,规划标准机架超140万架,总算力规模突破81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98%,是全国算力网络的重要支点。
早在2013年,贵阳贵安便敏锐捕捉全球数字化浪潮,启动建设区域内首个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率先叩开智算领域的大门。此后,一批头部企业“因算而来”,贵阳贵安成功跻身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最多的地区之一。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落地,贵阳贵安进一步加速数据中心从“以存为主”向“算存一体、智算优先”转型,算力产业的质量与能级持续跃升。
贵安新区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算力网络展示中心。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不仅如此,贵阳贵安还突破算力传输瓶颈,建成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实现至成渝6毫秒、至粤港澳10毫秒的超低时延传输,为东西部算力调度构筑起一条高效便捷的“高速通道”,让“算力流动”如同“电力输送”般顺畅。
算力崛起的背后,是产业革新的加速推进。如今,贵阳贵安正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一硬一软”为核心,持续壮大数字产业生态,总体规模已突破1300亿元。
在花溪大学城无人驾驶公交站,乘客正打算扫码乘车。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而算力的价值,不仅支撑起产业变革的“高度”,更提升了民生福祉的“温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贵阳贵安用“小切口”打造数字化场景,让看不见的数字红利,变成可感可及的生活便利。
在花溪大学城,拿起手机打开“洋芋巴士”小程序,选定站点、完成购票,一辆银灰色、造型圆润的无人驾驶小巴就会如约而至。
今年5月4日,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花溪大学城专线正式开通,运营车辆是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本土智造”:纯电动动力搭配L4级自动驾驶能力,车身搭载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源传感器,能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将数据传至车载智能决策系统。
无人驾驶公交专线上,充满未来感的小巴平稳穿行。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系统能瞬间生成最优驾驶方案,让车辆稳健运行。”现场应用工程师吴益辉说。识别红绿灯、灵活绕障、主动礼让行人……5公里的线路上,两辆充满未来感的小巴平稳穿行,让“智慧出行”成为师生和市民的日常。
无人配送车则为企业运营注入新活力。在贵阳家旺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龙鑫海轻点屏幕,就能完成派车、装货、发车的全流程操作;车辆抵达后,客户取货完毕,无人车又会自动驶向下一站。
在贵阳家旺兴食品有限公司,搬运人员正在给无人配送车装货。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无人车‘装货就走、送完自回’,解决了传统配送中司机调度难、时效差、成本高的痛点。”龙鑫海坦言,自今年7月引入首台九识无人配送车后,企业已陆续采购11台,每月运营成本直接下降过半。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已有40台九识无人配送车投入运营,广泛应用于生鲜配送、快递收发、食品运输、商超补货等领域,成为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力量。
无人驾驶、无人配送这些曾经的“科幻场景”,只是贵阳贵安智慧化转型的“冰山一角”。眼下,这座城市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的“空中赛道”,持续推进智能驾驶汽车测试,启动具身智能探索,更多数字新场景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
无人配送车按指令缓缓驶去。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贵阳贵安锚定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以数智化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