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云关乡:治安警情下降61.29% 绘就平安新画卷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关乡把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发展结合起来,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巩固学习教育成效的载体,把作风转变直接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面对辖区治安痛点,该乡以雷霆之势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创新推行时段靶向化、区域精准化、力量专业化的“三化”平安志愿者巡逻模式,短短数月,辖区涉赌、涉黄等重点警情断崖式下降,降幅高达61.29%,一幅“村居安宁、群众安心”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治安警情下降61.29% 绘就平安新画卷。
高位推动,织密全域防护网
乡党委政府将“降警情、保平安”列为头号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派出所、各村“两委”及平安法治办等多方力量,以专题部署会精准研判治安痛点,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村居落实、全民参与”的责任体系,为巡逻队高效运转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科学布防,“三化”模式精准发力、时段靶向化,紧扣治安规律,锁定早(10:00-12:00)午(14:00-16:30)晚(20:00-22:30)三个案件高发时段开展重点巡逻,确保关键节点“见巡率”。
区域精准化,深度分析历史警情数据,为各村量身定制“巡逻热力图”,红岩村严守汤家坡、晒田坝;油榨村盯防龙家寨、岩脚片区;二戈村严管老寨子、小碧路沿线;摆郎村覆盖老场小区、九公里路段。巡逻路线无死角覆盖核心点位,重点扫除背街小巷与灯光盲区。
力量专业化,每村组建15~20人的核心梯队,优选党员、退伍军人和村组干部担任组长,带领实名制志愿者小组(每组不少于4人),并广泛动员老党员、临街店主等多元力量轮班备勤。
群防群治,多元共治显成效
“移动探头”及时预警,统一配备巡逻装备的志愿者化身“巡、防、宣、报、记”多面手。油榨村志愿者王大姐在龙家寨片区夜巡时,凭借敏锐观察,及时发现并上报一藏匿于出租屋的赌博窝点线索,协助警方将其成功捣毁,有效遏制了治安风险蔓延。
集中整治拔除顽疾,针对二戈村老寨子等顽固乱点,乡党委、政府集结40余名乡、村级警力,开展“扫楼清户”式突击夜查,强力打击涉黄犯罪。乡平安法治办通过多次回看重点区域监控视频,精准锁定并推送5名涉黄违法人员线索,派出所快速出击依法处理,并对1名失管房东进行追责,形成了强有力的法律震慑。
宣传渗透源头控压,线上线下齐动员,张贴公告、入户走访、召开“坝坝会”,发放《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告知书》3000余份,明确权责边界,提升群众守法自觉。
治安警情下降61.29% 绘就平安新画卷。
机制科技双赋能,长效常治有保障
科学评估优化布局,平安法治办与派出所联动,通过明察暗访、日志核查、警情数据监测相结合,动态评估效果。例如,通过月度数据发现摆郎村九公里路段午间时段新增零星盗窃案,迅速增派巡逻力量,效果立竿见影。
科技支撑提质增效,乡党委投入平安建设,在隐患关键点安装40余路低成本高效能“平安前哨”监控;为巡逻队配备GPS定位+4G图像实时回传功能的对讲机。实现人员位置“一图可视”、巡逻轨迹“真巡实查”、指挥调度即时高效,有限资源精准投放于“刀刃”,应急处置与巡逻效能大幅跃升。
从组织发动的“快响应”,到科学谋划的“实作为”,从靶向施策的“精准度”到科技赋能的“强支撑”,云关乡平安志愿者这支“从无到有”的“志愿红”生力军,生动诠释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科技助力、法治兜底”是破解基层治安难题的“金钥匙”,为基层精细化治理贡献可复制的“云关样板”。(文/图 申璐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