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有滋味
到一线了解书本上学不到的事情
到一线了解书本上学不到的事情
曾翔宇 江西吉安 研究生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这个暑假,我跟随本专业本科生到贵州参加为期两周的电气综合工程训练,这是一趟非常有意义的旅程。
此次我们分为4支队伍,前往贵州省内不同区域的供电局开展实训。我带着10余名本科生到了毕节市供电局,我们首先在位于市区的生产指挥中心和电力调度中心了解毕节电网的整体情况,随后去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开始具体的实训课程。
威宁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最多的县,威宁供电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电网的特点是供电半径长,意味着电要“走”很远才能送到用户家中;同时由于海拔高,冬季容易出现覆冰灾害。与我认知中的电力系统需要“迎峰度夏”不同,威宁县的冬季是用电高峰,作业人员的任务会更重。
实训课程有小组作业,工作人员给了我们目前电网的现状图及未来规划图,我们的任务是根据所给的信息找出不足并提供改善建议。本科生同学初步提供一个方案给供电局的带教师傅,师傅会提供一些建议,启发大家思考,比如某个地方线路是否能架过去,是否有必要增加变电站等等。在不断调整方案后,每组形成一个最终版本作为实习总结。
我们还跟随供电局工作人员参观了县里的线路,了解之前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事情。通常我们看到的电线架设在空中,但如果碰到铁路等,电线则会被铺在地下,此时便看不见了,也给日常运维带来一些挑战。此前,我曾在南方电网科研院实习,更多了解电网的顶层设计。在威宁县,我看到了电网更细微的“毛细血管”。
在学校里,我们学习电力系统规划,了解完整的电网架构,但缺乏对更贴近生活的配电网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配电网与书本上所描述的有很大不同。此次实训也给了我一些启发,提醒我需要经常深入一线,避免陷入“纸上谈兵”。
(本报记者 陈隽逸采访整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