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新华路街道:“五心工作法”让养老认证有温度更有精度

2025年08月05日16:57 |
小字号

“我腿脚不方便走不动路,孩子们又不在身边,多亏你们上门来办认证,真是解了我的大难题!”家住甲秀楼社区的百岁老人陈奶奶,紧握着上门服务工作人员的手,脸上满是感激。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新华路街道用“五心工作法”破解养老认证难题的生动实践。

新华路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占比高,老旧小区密集。今年以来,随着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范围扩大到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面对新挑战,街道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原则,创新推出“耐心倾听、贴心指导、用心办理、细心解答、暖心回访”的“五心工作法”,将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病床边,让养老认证既有民生温度,又有服务精度。

耐心倾听解诉求,贴心指导破壁垒

“手机操作太复杂,我总怕弄错了”“家里年轻人也不会弄,这可咋办?”面对老年人在认证中遇到的“数字鸿沟”,街道工作人员先从“耐心”听、“贴心”帮入手。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人下载软件、完成人脸识别,累计协助2000余名老人现场认证;针对老年群体特点,印制400余份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清晰标注“刷脸认证”步骤;同时倡导子女协助父母认证,如今超半数老人通过家庭协助完成,既减轻了老人奔波之苦,也缓解了窗口压力。

新华路街道:“五心工作法”让养老认证有温度更有精度。

新华路街道:“五心工作法”让养老认证有温度更有精度。

用心服务送上门,精准摸排建台账

为让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特殊老人“不跑腿也能办认证”,街道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依托社保数据和社区网格力量,网格员逐户摸排,建立包含高龄、重病、残疾等信息的服务台账,精准识别出64名需要特殊帮助的老人。工作人员提前预约、上门服务,目前已为58名老人完成认证,占台账总数的91%。陈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工作人员带着设备上门,在床上就帮她完成了认证。

细心解答释疑惑,暖心回访优服务

“刷脸认证安全吗?”“认证后钱能按时到账吗?”针对老人的顾虑,街道通过楼栋微信群、社区宣传栏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720余条,覆盖190余个楼栋;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讲清政策、流程,让老人心里“有底”。同时,通过电话回访、网格员走访等方式收集建议,形成“服务—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持续优化服务。

新华路街道:“五心工作法”让养老认证有温度更有精度。

新华路街道:“五心工作法”让养老认证有温度更有精度。

从“群众跑腿”到“干部跑腿”,从“担心犯难”到“安心顺心”,新华路街道用“五心工作法”把养老认证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这不仅是政务服务的提质升级,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期盼在细微处落地生根。(图/文 南明区委宣传部)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