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开阳县高寨乡:“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2025年08月04日14:38 |
小字号

仲夏时节,开阳县高寨乡久场村的木耳种植大棚里生机盎然。走进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食用菌棒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朵朵饱满的香菇、黑木耳密密麻麻地生长在菌棒上,长势喜人。数名务工人员正忙着采摘菌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新鲜采摘的香菇.jpg

新鲜采摘的香菇。

“今年培育的40万棒香菇和20万棒木耳菌棒已陆续开始采摘,一个菌棒预计可以产出1.5至2斤鲜菇,菌菇远销贵阳、成都、重庆等地,市场供不应求,预计年产值可达400余万元呢!”该基地管理人李群介绍说。

据李群介绍,该基地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方式,建有1个菌棒加工厂房、2个冷库、2个烘干房、养菌棚20个、出菇棚70个、22个连体大棚,2025年计划生产香菇、木耳等菌棒60万棒。通过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强市场营销等措施,不断提升食用菌的品质和附加值。

当地务工群众正在分拣食用菌.jpg

当地务工群众正在分拣食用菌。

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我在这儿干了几年了,离家就十几分钟的路程,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家住久场村的村民李阳兰一边采摘木耳和菌菇一边笑着说,“上个月领了3000多块钱的工资,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像李阳兰这样在家门口就实现务工增收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基地通过“统一技术、统一管护、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从菌棒加工、菌棒管护、菌菇采摘等方面,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年均可发放务工工资80余万元,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木耳长势喜人.jpg

木耳长势喜人。

下一步,开阳县高寨乡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推动食用菌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食用菌产业附加值。同时,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集种植体验、采摘观光、休闲旅游的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画卷。(图/文 严馨钰、冯成丽)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