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一半自然天成 一半科技赋能

解析德江天麻的全产业链跃升之路

2025年08月04日17:56 |
小字号

仲夏时节,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天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菌棒林立的种植基地,鲜嫩的天麻破土而出,形如琥珀,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在距离示范园20公里外的德江经开区,德江县乌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瓶瓶“天麻露”“麻小聪口服液”“天麻焕颜露”饮品完成封装,即将发往全国各大城市。从深山到车间,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这片被乌江水滋养的土地上,天麻产业正书写着从“土特产”到“健康尚品”的蜕变传奇。

从“贡品明麻”到“健康尚品”

德江“天麻时间表”精彩纷呈

德江,地处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交汇处,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天然无污染的土壤,孕育了全国唯一红天麻产区的天然优势。

德江天麻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远近闻名。当时,德江天麻为贡品进贡朝廷,被业界誉为“明麻”。翻开德江的“天麻时间表”,你会看到一长串“闪闪放光”的时间足迹——

明清时期:德江天麻作为贡品进贡朝廷,以“明麻”驰名中外。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主要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因过度采挖,70年代初野生天麻几乎断绝。

1972年:德江县派员赴陕西汉中学习天麻栽培技术,结束了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的历史。

1980年代中后期:德江天麻达到顶峰期,全县20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栽种天麻,长丰、高山一带是主产区。

1993年:德江县邀请“天麻之父”徐锦堂先生到沙溪乡传授“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德江率先在西南地区掌握该技术。同年,德江天麻参展曼谷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获银奖,德江天麻酒在美国洛杉矶获“国际皇后金杯奖”。

1996年:德江天麻有性繁殖产品获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

2006年:“德江天麻仿野生栽培”获铜仁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5月:德江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9年2月:德江天麻质量标准通过贵州省地方标准评审,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

2010年12月:德江天麻被列为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2011年2月:国家商标局批准德江天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2年3月:贵州省科技厅批准德江为贵州省天麻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县,同时列入37个中药材发展重点县。同年7月,科技部批准德江天麻仿野生栽培与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项目建设。

2013年12月:在第四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上,德江县被授予“中国绿色生态天麻之乡”。

2014年6月:第五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授予德江“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县”称号。同年8月:德江天麻列入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编纂范围。同年11月:2014第三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德江)国际天麻产业高峰论坛在德江召开,德江被授予“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2021年底:德江天麻被列入贵州道地药材产地名录。

2022年:德江县5家天麻企业获得药食同源试点批准;

2023年:曼谷国际农博会上,德江天麻斩获银奖,其酿造的天麻酒更在美国洛杉矶获“国际皇后金杯奖”,成为贵州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金名片”。

2025年7月:举行德江天麻新品发布会,“天麻露”“麻小聪口服液”“天麻焕颜露”等饮品横空出世。

一半自然天成、一半科技赋能

德江天麻迎来全产业链发展跃升

每一分发展进步无不都来自于辛勤耕耘与智慧匠心。德江天麻的好品质好口碑与好势头好前景,一半是大地馈赠、自然天成,一半是辛勤耕耘、科技赋能。

“这里的仿野生天麻扎根于煎茶、高山、沙溪等乡镇的原始林区,以个大、肥厚、天麻素含量1.1%-1.61%闻名于世,是国家药典规定标准0.25%的5-6倍”,德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姚慧告诉笔者。正是因为有“天麻素”这个核心元素、稀缺品质,德江天麻才成为天麻界的“爱马仕”。

这份稀缺品质,不仅让德江天麻获得了众多荣誉,屡屡在世界各地的评比中获奖,同时还让德江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县”等金字招牌,更催生了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守着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绿色银行’。” 德江县委书记徐再高在天麻新品发布会上介绍道。“德江全县常年种植天麻超100万平方米,年产量7500吨,综合产值4.9亿元,带动1.2万户农户增收。”依托“一心三园四带”布局,天麻深加工研发中心、三大示范园、四大产业带,德江正构建从菌种培育到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 ——在种植端,德江突破传统模式,建成“两菌一种一材”生产线,年培育蜜环菌500万瓶、发酵菌材2万吨,培育后续林2000亩,保障原料优质稳定。高山镇仿野生种植示范园内,林下套种模式让天麻与树木共生,既保护生态又提升品质。

——在加工端,国家级龙头企业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领衔,开发出天麻酒、天麻粉、天麻面条等10余款产品。其中,“天麻酸枣仁咀嚼片”“天麻人参马鹿茸酒”获国食健注号批文,填补高端保健市场空白。全自动生产线昼夜运转,年产天麻精深加工产品4000吨,产品远销港澳台地区。

——在销售端,电商“快车”破局。德江义派电商副总文学林透露:“2023年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销售天麻超1800万元,未来将打造自有品牌,联合企业研发标品。”本地网红“爱莲嬢嬢”“古村乐乐”等账号以短视频+直播形式,让天麻从“山货”变“网红”,单场直播最高带货50万元。

——在科研上,强化技术创新引领。近年来,德江县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天麻研究院,攻关天麻素提取、日化品开发等技术。目前,已获发明专利2项,研发天麻面膜、洗发水等日化新品,延伸产业链至50款以上。

——在品牌端,公共品牌崛起。品牌引领拓市场,文旅融合铸IP。德江先后注册“德江天麻”“龙洞湾”等20余个商标,打造“贵天麻”区域公用品牌。在第二届中国(贵州)天麻节上,德江通过VR技术展示种植全流程,吸引30余家采购商签约。文化赋能产业,在五彩洋山河景区内,天麻康养旅游中心、科普馆、美食文创中心形成“药食+体验+科教”闭环。游客可亲手制作天麻糕点,参与药膳烹饪课程,感受“天麻养生文化”魅力。

“三款新品”+“三张蓝图”

德江天麻展露征服健康版图的雄心

仲夏的德江北城康养中心,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清香。40余家行业协会代表目光聚焦台上,三款天麻新品——琥珀色的天麻露、粉晶质感的焕颜露、莹润剔透的麻小聪口服液在灯光下流转光华。这场以“秘境滋养·智慧新生”为主题的发布会,揭开了“中国天麻之乡”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德江红天麻,掰开断面晶莹透亮,天麻素含量实打实超国标几倍!”在德江县义派电子商务公司,网络主播“爱莲嬢嬢”正通过直播镜头向全国网友展示天麻,“大家看,这个头、这品相,可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镜头外,物流车整装待发,将德江天麻送往千家万户。三款新品的成功发布,不仅在发布现场引起一片“欢腾”,而且在互联网上引发直播间一阵阵“沸腾”。三款新品,标志着德江天麻从传统药材向精准健康解决方案的蜕变:

天麻露,专注老年群体,以活性成分改善神经功能,延缓认知衰退;

焕颜露,锁定女性市场,萃取天麻多糖抗氧化,重塑肌肤弹性;

麻小聪口服液,针对青少年益智需求,配伍天然草本提升脑力活性。

产品形态的革命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德江与贵州省农科院等机构合作,突破“两菌一种”技术瓶颈,实现从种植到萃取的全程科技赋能。在洋山河生物科技的智能化车间,鲜天麻经光谱分选、低温萃取、分子包合等工艺,锁住1.61%的天麻素精华,将“药食同源”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体验。

德江天麻新品发布会,不仅仅是发布了一系列的天麻新品,向外展示了一系列高颜值、高品质的“天麻产品家族”。同时,还向外展示了顶层设计的战略雄心。县委、县政府绘就的“三张蓝图”,为天麻产业注入系统性动能。

——生产基地提质扩产。2025年目标深化校地合作,通过以工代赈、种植保险等政策,保障100万平方米种植基地稳产增效;

——加工制造提档升级。计划新增1家深加工企业、开发3款专利产品,推动天麻冻干粉、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落地;

——品牌塑造提效赋能。借力“贵天麻”“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区域公共品牌势能,在马拉松、土家炸龙等文旅场景中植入产品体验。

在德江的规划中,天麻不仅是农产品,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载体。未来将开发天麻药膳民宿、种植研学等业态,让消费者在秘境之旅中亲身感受“智慧新生”的品牌内核。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制的天麻产业发展小组,正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强市场、做深链条”为纲领,打通三产融合路径——从林下种植的麻农,到东莞清溪镇德江风物馆的展台,一颗天麻的价值链正在几何级延展。

发布会上,举行了一系列的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的落笔声,恰是德江天麻品牌升级的注脚。通过“线下展销+线上引流”双引擎,产品已渗透广东、四川等市场。更宏大的愿景在于国际化:利用贵州生态名片和“一带一路”健康产业机遇,将天麻露等新品推向东南亚滋补品市场。

站在新起点,德江锚定更广阔天地。2025年目标实现4亿元综合产值,未来更瞄准省委、省政府规划的百亿级产业蓝图。从深山仿野生基地到深圳设计公司的包装方案,从土家药农的背篓到跨国药企的订单,“德江天麻”正以科技为笔、生态为纸,书写中国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正如乌江产业发展集团在发布会上所言:“让全球消费者爱上源自秘境的天然滋养。”当麻小聪口服液流入少年口中,当焕颜露轻拍于都市女性的脸颊,德江天麻,带着天然的品质与科技的匠心,必将在世界健康版图上熠熠生辉。(铜仁日报)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