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小巨人”进化论(三)| 一块玻璃的 “逆袭”:从单一产品到跨界布局的“创新密码”

近日,笔者探访位于贵州科学城的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其显示模组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厂房的建设和装修。公司研发总监李振兴介绍:“新项目预计2025年底全线投产,届时每年可新增产值2.5亿元,为企业进军汽车电子、医疗等高端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这条生产线的意义远超产能提升,它标志着贵州达沃斯实现关键跨越:从单一的触屏盖板产品生产,拓展到显示模组产品生产,覆盖手机硬件组成的60%,产品多样性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触摸屏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全球电容式触摸屏领域最大的供应商,贵州达沃斯自2012年成立起便将科技创新视为生命线。初期,为生存发展,工厂设在产业链完备、技术前沿的深圳。凭借创新实力,公司不仅站稳脚跟,更实现了快速发展。“创始人怀揣浓厚的乡土情结与回报家乡的愿望,也得益于当地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2014年,达沃斯将产业从沿海逐步向贵州转移。”李振兴说。
回望发展历程,贵州达沃斯的成长清晰可见:
2014至2018年,公司将新增产能重点布局贵阳。从贵阳工厂的第一条手机触摸屏投产,到建成全球首条86寸大尺寸电容屏智能生产线,成功将触摸屏近半产能转移至贵阳,引领行业大尺寸技术潮流,并将总部迁入贵阳。
此后进入规模扩产阶段,产品线迅速拓展,实现了1-110寸全尺寸电容屏覆盖,成为国内同行业唯一具备此能力的企业,行业地位跻身国内前列,成为传音、TCL等一线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随后,贵州达沃斯按照打造全产业链的目标布局上下游生产能力。手机/中尺寸玻璃盖板、全贴合、GG触摸屏、模切材料等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建成西南地区最完整、最齐全的触摸屏产业基地,极大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贵州达沃斯的进化不止于规模扩张。从传统玻璃盖板生产,到UTG、3D、3A电子玻璃、智能触摸显示一体化产品等一系列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公司持续推动各类产品“智造”升级。
运用纳米级镀膜技术提升玻璃的硬度、透光率、耐磨性等性能;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技术,采用自动蒙砂抛光一体生产线,从入料到产品下线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业内首家采用机械手臂拿取大尺寸玻璃上下料的厂家……技术革新和智能设备的“锦上添花”,让贵州达沃斯完美地把触摸、显示、贴合技术相融合,在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得到突破性进展。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产品”,如今却撬动着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目前,贵州达沃斯生产的各类产品,不仅斩获海康威视、海信、LG、三星等全球知名企业的满满订单,还远销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成为全国中小尺寸外挂式触摸屏、大尺寸触摸屏领域出货量排名前列的企业之一。
然而,创新脚步从未停歇。李振兴透露,眼下,公司正深入调研技术、市场、人才、设备和品质管控,“未来将持续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探索车载行业和光学镀膜领域,实现从消费电子配套到新能源汽车车载光学、AR光学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跨界升级,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贵州达沃斯的跃迁之路,正是贵阳高新区“小巨人”企业以创新为引擎,深耕细分领域,不断拓展边界、撬动全球市场的生动写照。(陈佳艺)
来源:贵阳市高新区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