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沿河:无人机“空投”赤眼蜂 助力水稻绿色增产

2025年07月23日09:47 |
小字号

当前,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16.47万亩水稻进入分蘖至拔节期,也正是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防控的关键阶段。连日来,沿河县农业农村局创新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蜂球技术,将现代科技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助力水稻绿色增产。

赤眼蜂卵。

赤眼蜂卵。

近日,在官舟镇泥马社区的连片稻田里,技术人员将装有赤眼蜂卵的蜂球装入无人机载箱,无人机按照预设路线低空飞行,精准均匀地把蜂球撒入田间。这种“精准投送”方式让赤眼蜂分布更均匀,较传统方式防控效果提升30%以上。

赤眼蜂是水稻螟虫的天敌,其幼虫可寄生害虫卵块,从源头遏制虫害扩散。此次投放的每个蜂球附着约3000粒赤眼蜂卵,经1至2天孵化后,会自动搜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卵块并寄生,有效降低田间螟虫基数,保障水稻茎秆健壮、抽穗饱满。这种“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因绿色环保、效果显著,赢得农户广泛认可。

“社区地势平坦、稻田集中,县里统一投放赤眼蜂搞生物防治,给大家省了不少事,乡亲们都挺满意。我们会好好宣传这项新技术,助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泥马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永万说。

种植户张军明更是算起了“实惠账”,“以前全靠打农药,又费钱又费力,还怕有残留。现在投放赤眼蜂专盯害虫卵,太管用了,今年肯定能丰收!”

工作人员在操作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卵。

工作人员在操作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卵。

同样在官舟镇曾家沟村,伴随着阵阵轰隆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纵下腾空而起,沿着广袤的稻田匀速飞行,将一个个装满赤眼蜂卵的蜂球均匀投放到稻田,现场科技范十足。

据悉,此次赤眼蜂球投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实施,计划覆盖1.1万余亩次稻田。当前,专业防治队伍正加快作业进度,确保赤眼蜂在害虫孵化高峰期前“全员上岗”。

无人机在稻田里投放赤眼蜂卵。

无人机在稻田里投放赤眼蜂卵。

为进一步降低农户防控成本、提升防控效果,沿河县还组建专业队伍,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策略,结合虫情监测动态调整方案,推动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粮食丰收和农业生态安全筑牢根基。(图/文 张洪权、陈晶晶)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