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望谟:“银丝线”绣出“金路子”

2025年07月15日16:41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在绚丽绽放的鲜花丛中,鸟儿欢快地唱着婉转的歌儿,两只金鱼游弋在荷叶下,粉红的荷花含苞待放。流畅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层次感极强的画面,浓郁的民族风情跃然眼前。

“你看那金鱼,眼睛好像在转动,尾巴仿佛在摇摆哩!”

“看到绣面上的小鸟,感觉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

民族文化展示。.jpg

民族文化展示。

贵州省望谟县“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期间,一群游客在绣着花鸟的民族服饰前,一边欣赏着精美的刺绣工艺,一边交口称赞。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不断创新,充分吸纳各民族刺绣技艺,博采各家之长,不断跟上时代步伐,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望谟县“树娘绣”有限公司负责人韦树章向客人们介绍。

学习技艺..jpg

学习技艺。

韦树章自幼在母亲的熏陶下,与布依刺绣结下不解之缘。她先外出到广东服装厂务工,努力学习刺绣技术。返乡后,积极参加乡镇、县里组织的刺绣培训班,不断提炼刺绣技法,让技艺更加精湛。

最初在家为家人绣,邻里绣,渐渐地名声越来越大,找她刺绣的人越来越多。在家人的支持下,2019年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在县城亚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挂牌成立,开启了创业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韦树章善于学习,潜心钻研手绘打底法,从绘小花、小虫开始,到后来能平手完成整幅图案,“一笔绘”逐渐成为她的独门绝技。

展示绣品..jpg

展示绣品。

民族刺绣不光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多元文化的创新发展。

为了让绣品与时代交融,承载乡土情怀。她吸收各民族的绣法,采用空心针绣、破线绣、丝线绣、贴布金边绣等技艺,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为题材,把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案绣在围裙、背带、衣服、挂件上,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2024年韦树章入选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嫁到望谟以后,我就加入‘树娘绣’公司。绣娘们一起相互学习,我学会了布依刺绣技艺,把壮族的绣法也融进去了。”从广西来的壮族绣娘陈小秀说。公司现有固定绣娘200余人,居家绣娘200余人,有布依族、苗族、壮族、瑶族等各族绣娘,每人每年都能增收3万元以上。

精心刺绣..jpg

精心刺绣。

品牌树起来,盟友多起来。如今“树娘绣”有加盟店28家,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产品远销美、日、英、法、意大利等国家。

韦树章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后继人才,让越来越多的青年领略民族刺绣的魅力,推动刺绣技艺的传承普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她带着绣娘走进职业学校,将丰富多彩的刺绣、蜡染等民族文化带进课堂,每年培训2000余人,吸引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埋在学生心底。

多彩图案。.jpg

多彩图案。

2025年5月,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被评为“黔西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我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让绣品说话,让图案讲故事。通过精美的绣品架起各族绣娘相互沟通的桥梁,大家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一根根丝线传承民族文化,绣出美好生活‘金路子’。”韦树章说。(文/图 陈湘飚)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