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3级贵州大数据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优秀项目成果汇报会举行

7月11日,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夏季系列活动之一,“数说成长·筑梦启航”清华大学2023级贵州大数据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优秀项目成果汇报会在贵阳高新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和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的10余名老师,以及辖区大数据、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导师汇聚一堂共同为基地学子送行。
基地项目于2019年落地贵阳高新区,6年来清华大学先后派驻六批共计201名全日制工程硕士,深入60余家企业的科研一线,参与230余个产学研融合项目,为企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而122场清华大学大数据公开课和大数据特色专题讲座,更是让近1000人次贵州企业负责人与技术骨干、清华学子,在云端、在现场与清华的学术光芒相遇。
汇报会当天,清华大学深数硕2023级学生周文萱,分析了有关电解铝工业调度优化与系统集成的研究成果,她表示通过配铝优化,可生产纯度更高的铝锭或附加值更高的铝制品,每吨可增值1000元左右,对于产量50万吨的铝厂来说,年收益可最高提升2000万元。
曹健博提出一种新型的事件流与RGB图像协同重建框架,将模糊图像提供的结构先验与事件流提供的时序梯度在特征空间深度融合,不依赖显式模糊建模,直接实现长曝光图像的运动轨迹恢复,有效突破传统方法中对成像过程建模不精确导致的失真问题。相较于传统基于帧预测或运动估计的方法,该研究方法具备更强的建模灵活性与细节还原能力。
刘培杰以大模型模拟智能体的移动行为,成功发表《利用Token解码特征优化推理机制》论文,开展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个性化系统评测,并使用大推理模型进行旅行调查的模拟应用。
郭泽林以大型特殊活动场景下的场馆为背景,进行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通过构建数据模型,最终实现交通预测效果提升38%,为交通监管部门等提供决策支持。
企业导师现场对各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并予以祝贺。不少企业导师表示,清华大学学子专业知识积累丰富,将全球最新算法引入企业科技研发,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企业研发思路,学生在深入企业一线过程中,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双方实现合作共赢。
贵州汉图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志勇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基地企业导师,通过与清华大学学生持续进行科技攻关,不仅让企业得到成长,自己更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一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贵州招生点及贵阳创领工博之家也随之落户高新区。基地在协同育人、技术反哺、学术提升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导航与控制研究所教授李清表示,基地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落地转化”为目标,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与各位企业导师携手,培育更多“懂技术、通产业、能创新”的领军人才,共同书写大数据时代产教融合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还颁发了清华大学2023级企业导师聘书,清华大学2022级大数据(贵州)全日制工程硕士优秀毕业论文联合指导教师荣誉证书,清华大学2023级优秀实践项目研究生荣誉证书,以及清华大学2023级学生实践企业优秀导师荣誉证书。(李雯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