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公安以法治利剑书写生态安全保护答卷

2025年07月06日22:4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25年5月26日,岑巩县公安局民警在辖区下溪水库使用开展无人机开展水域巡查。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2025年5月26日,岑巩县公安局民警在辖区下溪水库使用开展无人机开展水域巡查。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近年来,贵州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昆仑”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雷霆之势,筑牢生态法治屏障

贵州公安机关以“昆仑”行动为主线,针对不同领域生态犯罪精准施策,持续开展“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部署开展打击盗采矿产资源和“洗洞”“洗坡”盗采金矿等专项行动,共侦破涉生态环境刑事案件5800余起。

黔西南公安民警打捞清理地笼网。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黔西南公安民警打捞清理地笼网。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长江十年禁渔是生态保护重中之重。贵州公安机关深化“平安长江”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禁渔工作。

2023年5月,剑河县森林公安局巡查民警抓获非法电鱼嫌疑人邰某,由此深挖出一个横跨剑河、台江、施秉三县的非法捕捞、收购、贩卖、运输、销售犯罪网络,成功打掉4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0名,查获并放生野生鱼238公斤。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

仁怀市公安局民警和义务巡逻队员联合开展巡逻。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仁怀市公安局民警和义务巡逻队员联合开展巡逻。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2021年3月以来,以黄某某为首的团伙多次流窜水城区杨梅乡、新街乡及钟山区金盆乡等地山林,大肆盗挖百年树龄的野生杜鹃古树,并通过网络直播销赃。警方还查明,该团伙以7.5万元非法收购陈某某盗挖培植的7株同类古树盆景。水城区森林公安局通过深挖扩线,成功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并依法移送起诉,涉案人员均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近年来,贵州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等犯罪活动,有效保护珍贵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筑牢多彩贵州生态安全屏障。

机制创新,构建生态警务新格局

贵州公安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将生态警务与预防警务深度融合,打造“生态警长+网格员+护林员+公益组织”的生态守护联盟,推动生态保护由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形成“全省一盘棋、全域一张网”的工作格局,实现涉生态环境刑事案件同比大幅下降。

2024年4月17日至19日,贵州省沿河县公安局与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巡航活动。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2024年4月17日至19日,贵州省沿河县公安局与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巡航活动。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2023年,贵州省公安厅制定实施《奋力推进贵州公安环食药侦工作现代化22条措施》,从强化忠诚警魂、建立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等四个方面建立“1341”工作体系。2024年又出台《贵州省公安机关加强生态环境法治保护十条措施》,明确各警种在打击犯罪、规范执法等方面的职责任务。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创新建立“大生态警务”161模式:构建一个覆盖全州的生态警力保障体系;开展“绿水”“护林”“净土”“治气”“食安”“药安”6项行动;建立一套州、县市(新区)、乡镇三级联动的生态警务社会联动机制。

在万峰湖综合治理中,公安机关在渔港码头设立州公安局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支队、水上派出所及水上游动警务室,形成“水上巡、岸上查、码头堵、蹲点控”立体防控网。在持续整治下,万峰湖(贵州段)水环境显著改善,获评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

在打击协作方面,贵州公安机关与长江流域公安机关联合签署《长江经济带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江地警务协作协议》《长江上游警务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与云南公安机关签订《滇黔公安机关打击环食药知森领域犯罪警务战略框架协议》,推动打击犯罪工作协同化、效能最大化。

科技赋能,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立足山地特点,贵州公安积极探索无人机等新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毕节、六盘水、黔东南等地利用无人机开展林区巡逻、水域巡查,构筑空地一体防护网。

为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威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联合双龙派出所运用无人机巡查杨湾桥水库,快速定位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异常动态,精准引导地面执法人员处置,大幅提升执法效率。

贵定县公安局民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增殖放流。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贵定县公安局民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增殖放流。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同时,协同有关部门加强重点河段、部位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技防建设。在乌江、赤水河等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沿线设置“平安黔哨”视频防控点,公安机关预警、预防和打击涉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涉贵州境内长江流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逐年下降。

贵州公安还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搭建“贵警110”“贵警智脑”等平台,为防范打击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精准赋能,着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警务体系。

今年2月,凯里市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非法采矿案件时,通过“贵警110”系统一键发起协同,寻求数据实时支撑,通过一表通审完成查控手续办理,在相关警种联动下,仅用10分钟便锁定了4名嫌疑人的活动轨迹,最终成功实施布控抓捕。

全民共治,构筑生态安全防线

今年6月10日,瓮安县公安局环食药部门联合渔政、生态环境等单位开展长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采取“全维巡控+精准打击+全民护河”模式,全力守护乌江流域生态环境。

执法中,民警与渔政人员化身“普法宣传员”,向沿岸群众宣讲禁渔政策及非法捕捞的法律后果。对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推行“批评教育+护河志愿”柔性执法,引导当事人参与河道清理、巡河值守等公益服务,实现执法效果与教育效果双赢。

近年来,贵州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连续两年开展“8·15”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联合相关部门举行“贵州省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成果展”,通过通报工作情况、发布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2025年6月11日,瓮安县公安局环食药部门联合渔政、生态环境等单位开展长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2025年6月11日,瓮安县公安局环食药部门联合渔政、生态环境等单位开展长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贵州省公安厅供图

一组组打防数据、一项项创新机制、一件件典型案例,清晰勾勒出贵州公安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足迹。当前,贵州公安机关正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定位,持续向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亮剑,奋力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绘就美丽中国贵州画卷贡献公安力量。(王秀芳、张齐云)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