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全球青年聚首贵阳 共探气候治理新路径

——2025国际气候与环境治理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07月05日09:29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贵阳7月5日电 (李丽萍)7月4日,2025国际气候与环境治理青年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的150余名青年代表、专家学者齐聚贵阳,以“践行绿色行动,共筑美丽未来”为主题,围绕气候与环境治理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论坛现场。人民网 李丽萍摄

论坛现场。人民网 李丽萍摄

在致辞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从学术视角强调青年参与的重要性:“气候治理需要跨代际协作,青年的创新思维与行动力,将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关键支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夏泽翰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持续搭建国际平台,助力青年成为气候治理的参与者与实践者。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呈现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的多元图景。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系统梳理了中国气候治理的进程,详解“双碳”目标下的政策体系与实践路径,他特别提到:“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表明,青年创新是低碳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主旨演讲。生态论坛新闻中心供图

主旨演讲。生态论坛新闻中心供图

南非气候与地球系统科学协同研究联盟主任内维尔・斯维德则直指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建议从知识传递、治理层级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剑桥大学Cambridge Zero策略主任史蒂夫·戴维森认为当前全球气候行动在于将教育置于气候治理的重要地位。

全国青联委员、贵州鸿巨热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石永认为将建筑转化为“生态节点”,是实现“双碳”目标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韩国学者李艺贤认为青年是气候治理的中坚力量,应倡导气候赋权行动(ACE),实现气候行动转型。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王朋岭认为应以科学数据为基石,协同青年创新力量完善适应体系。

茶歇期间,贵州蜡染、刺绣等非遗产品的展示让与会青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此外,在“闪电发言”环节,来自巴西的青年学者展示了亚马逊雨林保护的“青年观察员计划”,中国大学生团队则介绍了用人工智能优化城市垃圾分类的创新项目。

非遗展示。生态论坛新闻中心供图

非遗展示。生态论坛新闻中心供图

在青年对话环节,各界人士聚焦气候与环境治理相关议题,提出务实解决方案。在首场对话中,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杉浦爱就如何培养青年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视野和素养展开讨论;环球网主编李佳藤与苏世民学者阿米尔・易卜拉欣则建议充分发挥青年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活动现场。生态论坛新闻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生态论坛新闻中心供图

第二场对话围绕“推动绿色创新——青年力量与为青年赋能”展开,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法比奥・托尼奥洛与越南青年企业家呼吁建立发展中国家青年信息技术共享平台;贵州大学教授谢海波与苏州周期智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沈逸凡则分享了校企合作推动绿色技术落地的经验。

第三场对话,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王大成展示了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贵州茂兰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姚芊则讲述了青年团队如何参与生态保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中国青年方案”。

本次论坛成果丰硕,其中2025年度“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拉开帷幕,将开展多项跨国青年气候行动项目。同时,启动了Climate x实践基地并落户贵州,推动绿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国家气候中心还在现场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用最新数据揭示气候变化趋势,为青年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