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山清水秀绿生辉

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独山县,仿佛跌进一片绿意的汪洋。骄阳炙烤下,漫山草木肆意生长,将连绵山峦浸染成深浅不一的绿;山间溪流清澈见底,蜿蜒穿过山谷,倒映着蓝天与摇曳的树影。
辖区一隅。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绿色,是独山最耀眼的生态底色。为让绿意永驻,独山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治理,让青山更翠、绿水长流。
治污攻坚见成效 一江碧水映新颜
“以前这条河,隔老远就能闻到臭味,路过都要捂住口鼻。现在岸边天天都有人来散步,热闹得很呢!”说起黑神河的变化,在河边住了一辈子、从事河道保洁工作15年的罗国才感慨万千。
这位见证了黑神河数十载变迁的老保洁员,至今仍清晰记得河水浑浊发臭的过往:那时候,黑神河是名副其实的“黑”河,河面漂着垃圾,岸边杂草丛生,别说靠近了,路过都得绕着走。
黑神河是独山县城唯一穿城而过的河流,作为都柳江一级支流,其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连。独山段都柳江流域蕴含丰富的锑矿资源,上世纪60至70年代,由于锑矿开采工艺简单粗放,导致流域内形成大面积裸露废渣堆存区。
河道清淤。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受地表径流与降雨冲刷影响,部分含锑废渣及淋溶废水径直汇入河道,对都柳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构成严峻威胁。如何治理都柳江锑污染,为老百姓“守好一江碧水”?
2018年以来,独山县委、县政府以制度建设为纲,先后出台《独山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独山县都柳江流域锑污染治理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并组建成立县、镇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为守护都柳江水清岸绿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当地持续压实流域涉锑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坐落于都柳江畔的东峰锑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入4950万元建成马尾沟尾矿库、矿井水处理工程、小河与半坡尾渣库闭库工程、小河冶炼厂拆除异地技改升级等5个生态治理工程,蹚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的生态突围之路。
独山县组织开展清水清岸活动。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多方合力攻坚下,都柳江流域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锑浓度值逐年下降,水质持续稳定优于Ⅲ类标准,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治理目标。
系统性破解都柳江锑污染顽疾的进程中,独山县多部门还联合开展“清水清岸”“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累计清理黑神河河道23公里,打捞垃圾、河面漂浮物近10吨;实施截污工程,新建截污沟5.78公里。
生态修复层面,通过河道拓宽清淤重塑水动力格局,因地制宜打造景观人工湖,沿河岸线构建“水生植物带+亲水步道+文化节点”的复合生态系统——重新栽种的植物与亲水栈道相映成趣,古色古香的大戏楼依水而建。
碧波荡漾的黑神河。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晨和傍晚,黑神河清澈的河面上白鹭翩跹,岸边绿化带中居民散步休闲。兼具防洪、生态、景观功能的河道治理工程,正让这条“母亲河”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全新姿态,成为独山县城最富诗意的生态地标。
山地旅游焕生机 层峦叠翠引客来
夏日阳光照耀下,独山县的山水秘境更显瑰丽:峭壁耸立,碧波潋滟,奇石嶙峋……光影交织间,一幅壮美灵动的山水画卷正徐徐铺展,流光溢彩。
独山与荔波地缘相近、文脉相通、市场相连,属于典型的小七孔景区外度假式业态拓展空间,随着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步伐逐步加快,独山旅游也迎来了新机遇。
拉然康养小镇一隅。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从贵阳乘高铁到荔波小七孔游玩,返程就在独山休息。这里不仅风景好、空气清新,美食也挺丰富。”游客柏雪梅兴奋地说,久闻独山“天然氧吧”的美名,此次入住拉然康养小镇的民宿更让她眼前一亮。
拉然康养小镇距离独山县城仅5公里,是集旅游、度假、会议、康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康养特色景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环湖信步、漫步于森林花海,还能体验地道农家美食,是不可多得的休闲好去处。
“很多客人像柏女士一样,从过境游客变成了回头客。”拉然康养小镇总经理李启富坦言,与较远的区域相比,游客更愿意花更少时间体验更丰富多彩的旅游,这也为拉然康养小镇度假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
这份机遇正化作湖畔的鲜活图景——顺着蜿蜒的木质栈道走向湖岸,游客们身着红色救生衣,手持门票有序排队体验水上竹筏,船只在碧蓝的湖中荡起层层涟漪,犹如山间美画。
天洞景区。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而在独山天洞景区,标志性景观独秀峰与天洞正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标。“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钟乳石,灯光一打像水晶宫一样!”广东游客毛慧举起手机,对着洞顶垂落的石幔进行连拍。她说,千奇百怪、美丽壮观的钟乳石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留地质奇观的基础上,天洞景区还创新设立珍禽互动、山地车越野、“魔法飞毯”滑道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玩赏性。“希望游客不仅能看景,更能玩景。”景区运营负责人介绍,新玩法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小时延长至3小时。
“今年‘五一’假期,拉然康养小镇与天洞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两大景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创新文旅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独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始终以“山居驿站”、喀斯特地貌等为推动山地旅游的主要抓手,助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翻天印景区。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步入夹缝岩瀑布,汹涌水流顺着绝壁夹缝飞流直下,恢弘壮观;登上矗立山顶之巅的甲定翻天印,俯瞰群山对峙的绝壁,可见山峰直指苍穹;住进旗山村水族村寨的朴语野奢,俯身临崖、仰首星河……独山县以“山里人靠山吃山”的智慧破题,在层峦叠嶂间蹚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的共生之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